“烏鎮之光”超算中心經理周捍瓏一組數字直觀展現“爆單”盛況——當前中心90%以上的業務都來自“線上點單”,單月處理的算力作業量高達120多萬個,“細算下來,這相當于每天要完成超4萬個作業需求,平均每分鐘就有近30個算力作業在平臺流轉!”
“客戶可以在線瀏覽算力配置,選擇合適資源,自主下單,全程可以在線自助完成,且提供靈活計費方式,按需使用,按用收費。”周捍瓏說。
短短幾年,這顆藏在桐鄉的“最強大腦”已成了全國追捧的“算力明星”,超3.5萬個注冊客戶從四面八方趕來“搶”算力,既有重點實驗室、科研院所,也有高校和創新企業,各行各業的算力需求,在這里匯成了奔涌的“數字洪流”。

能扛住這么大的單量,全靠“硬核家底”撐著。走進“烏鎮之光”超算中心,三層樓高的機房里,7000臺浸沒在特殊液體里的超級計算機整齊排列,柜內的元器件浸泡在透明液體中,不時“咕嘟咕嘟”冒起細小氣泡,像一個個正在“呼吸”的“數字心臟”。

這種特殊液體到50攝氏度就會沸騰,通過汽化帶走熱量,比傳統風冷、水冷更節能,還能延長設備壽命,正因為有它,7000臺超級計算機才能24小時不間斷運轉,隨時等著“接單”。

作為我國首個全部使用國產芯片、完全國產化的超級計算機,“烏鎮之光”的算力實力早已躋身全球前十——總算力達180P,相當于14億人每人每秒算1次,不眠不休連續算4年。
這么強的算力,到底能干嘛?可不是光用來“炫技”的,早就悄悄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在“烏鎮之光”的展廳里,浙江省大氣環境監測預警預報平臺的屏幕上,數據實時滾動更新。“以前預報空氣質量,最小范圍是16平方公里,現在能精確到1平方公里,還能提前15天預報,中長期甚至能算到90天以后!” 周捍瓏指著屏幕說,杭州亞運會期間,正是靠這股算力,賽事方精準掌握每個場館、每個時段的空氣質量,為“綠色亞運”筑牢了保障。

在基因測序領域,“烏鎮之光”為華大研究院高通量測序儀數據分析平臺提供超十萬級物理計算核心,相比公有云虛擬核心,數據分析效率提升3倍以上。
眼下低空經濟越來越火,“桐鄉算力”也成了“飛天好幫手”。沃飛長空的低空飛行器、小鵬匯天的核心裝備,在研發和測試時都離不開它的支撐,讓這些“空中交通工具”的安全和性能更有保障。

“我們的目標,是讓算力像水和電一樣,成為大家隨取隨用的基礎資源。” 周捍瓏說,未來“烏鎮之光”還會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海洋環境等領域深耕,用國產超算的力量,為民生需求、產業創新保駕護航。
不久的將來,你查著精準到小區的空氣質量預報,拿著快速出結果的體檢報告,或是看著低空飛行器劃過天空,背后都有這顆來自桐鄉的“最強大腦”在默默發力。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