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安徽人沈某和溫州人谷某分別在“小邵調解工作室”調解員邵齊斌、“小苑調解工作室”聚新服務團成員趙隆的陪同下,來到濮院鎮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為他倆之間的糾紛進行調解。
近年來,隨著桐鄉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大批新居民來濮院務工、定居。截至目前,全鎮登記在冊的新居民人數就達到15萬,是本地居民人數的3倍。“人多了,矛盾自然就多了起來。”濮院司法所所長張興強說,此前濮院鎮的調解員大多由本地居民擔任,在遇到涉及新居民的糾紛時,一些新居民會認為本地調解員會袒護本地的居民和單位。為讓新老居民和諧共處,2018年,濮院鎮不僅在各村(社區)成立了新居民自治工作站,還在各新居民聚集區成立新居民自治工作聯絡點。來自安徽的邵齊斌成了濮院鎮永樂村的兼職調解員,漸漸的,他憑借自己樂于助人的態度和豐富的調解經驗成了很多新居民信賴的“娘家人”。遇到矛盾、困難,他們都會第一時間找到小邵尋求幫助。
2019年年初,“小邵調解工作室”在永樂村應運而生,工作室擁有15名調解員,涵蓋安徽、河南、江蘇等多個省份;2020年4月,錦苑社區成立了“小苑調解工作室”,其中就包括了由社區5名不同籍貫的新居民組成的“聚新服務團”……這些來自天南海北的調解員通過鄉音鄉情的親緣優勢,拉近調解員與當事人的距離,推動矛盾糾紛就地化解。
2020年7月,濮院鎮中興路要進行立面改造,以新居民為主的經營戶大多對此表示反對,他們認為立面改造勢必會影響他們的生意。為了說服經營戶配合立面改造,張興強找到商會協會,讓他們上門幫忙進行宣傳、勸說。“改造后門頭新了,生意自然也會好起來!”“我們生活在濮院,工作在濮院,這次立面改造,是讓濮院變美變整潔。”經過勸導,絕大多數經營戶表示愿意配合。兩個月后,立面改造順利完成。
在這一過程中,張興強堅定了要建立一個鎮級層面的新居民服務工作室的想法。今年年初,濮院鎮“老鄉來幫忙”調解品牌培育工程正式啟動,目前已吸納50多人參與。
記者了解到,目前“老鄉來幫忙”調解力量已經整體入駐鎮矛調中心,由矛調中心負責日常管理、調度,除了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外,還向新居民提供精準法律服務和法律宣傳,這是濮院鎮在探索“以新調新”機制中的又一次有益嘗試。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錢江晚報今日桐鄉”、“嘉興日報桐鄉新聞”、“桐鄉電臺”、“桐鄉電視臺”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8 市府網: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