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另类在线-亚洲欧美另类在线图片区-亚洲欧美日本另类3344-亚洲欧美日韩αv在线电影-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播放

首頁 熱點 人文 教育 視聽 公告 概況 健康 財經 掛號 攝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濮院>新聞熱點
濮綢非遺保護與發展研討會召開

“活化”百年濮綢 振興傳統工藝

2021-07-16 08:37   來源: 今日桐鄉    作者: 中心首席記者 周玥   編輯: 金悅歡

  盛夏之日,在濮院320創意廣場6樓展廳,一系列工藝精美、泛著光澤的服裝引人矚目。一名織工正在一臺木質手工織機前展示傳統技藝。作為“江南四大名綢”之一的濮綢,穿越歷史長河,如今再現昔日光彩。這是昨天上午,記者在濮綢非遺保護與發展研討會上看到的一幕。為更好傳承和發展濮綢這一非遺項目,絲綢非遺項目專家和我市相關部門負責人齊聚濮院,研究濮綢文化,聚力打造更有內涵、更具生命力、更可持續發展的時尚產業。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潘敏芳出席會議。

  共話發展

  專家學者為擦亮濮綢名片獻策

  “經過10多年努力摸索,我已逐步改造和復制了濮綢生產設備4臺,第二批8臺設備正在改造中。目前,每天濮綢產量有300多米。產量不大,但彌足珍貴。”振興濮綢背后,藏著一個桐鄉人默默鉆研10多年的傳承故事。研討會上,萬錦堂絲綢科技紡織公司董事長馮繼延分享了他與濮綢的不解情緣。

  馮繼延是土生土長的桐鄉人,祖祖輩輩與絲綢打交道,大學畢業后,他進入了全省最大的絲綢公司工作。2010年起,馮繼延開始對濮綢的保護和恢復做大量調研工作,收集記錄濮綢歷史記載和資料32萬字,并于今年年初編制出版了《濮綢溯源》一書。馮繼延直言要心無旁騖地將濮綢這項工藝發揚光大。

  2020年,桐鄉成功入選省級蠶桑絲綢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的創建名單。探究濮綢的保護和發展,有益于蠶桑絲綢文化更好的傳承。

  對此,浙江理工大學國際絲綢學院教授、博導祝成炎認為,既要讓濮綢傳承人脫穎而出,也要充分發掘濮綢從原材料選擇、繅絲到成品各個環節工藝的特色,還要建立專門的工作站點,促成產業化發展。

  在省政府地方志辦公室總編室主任、研究員顏越虎看來,濮綢是濮院乃至桐鄉鮮明的文化符號。濮綢的保護、恢復、發展,是發展地域文化的重要舉措。

  圍繞歷史文化的挖掘和研究,人才的培育和引入,以及非遺產品的活化展示等內容,全國中文核心刊物《絲綢》雜志社社長李啟正、原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俞志達、《浙江通志·蠶桑絲綢專志》主編李琴生和嘉興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王曉初一一獻計獻策,為建立有利于濮綢非遺保護傳承的生態系統提供智力支撐。

  守正創新

  桐鄉打出特色文化牌

  從宋元時代的一根絲線,到如今的一根紗線,傳承與創新是永恒不變的發展主旋律。會議指出,桐鄉將列出研究課題,充分借鑒和吸納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為下一步工作明確方向和路徑。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作為牽頭單位,要進一步建立機制、組織專班,做好濮綢文化發展的頂層設計。黨委政府將推動非遺的活態展覽展示和學術成果的取得,大力支持非遺項目市場化和產業化,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貢獻桐鄉文化力量。

  促進濮綢織造工藝的孵化、轉化和振興,是濮院發揮時尚小鎮產業特色和優勢的題中之義。“當前,濮院正處于產業、市場、旅游、文化協同發展的疊加機遇期,面對過去與未來的接替、承續和更新,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重新締造濮綢昔日的輝煌,使之成為時尚小鎮的文化標簽與特色符號。”濮院鎮黨委書記蘇偉明表示。

  目前,桐鄉已擁有1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桐鄉蠶桑習俗)、3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含山軋蠶花、高桿船技以及藍印花布印染技藝)、20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嘉興市級以上、省級、國家級名錄項目數量在嘉興各縣市區中居首位。

桐鄉發布官方微信
桐鄉時間官方微信

相關新聞:

【 桐鄉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