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鎮灣里村。
崇福鎮區鳥瞰圖。
崇福橫街。
崇福鎮五豐園。
崇福鎮區鳥瞰圖。
本版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北緯30°31′、東經120°25′,崇福,一座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和千年建鎮史的江南古鎮坐落于此。它宛若一顆珍珠,穿越數千年的歷史長河,在悠悠古運河水的浸潤下,至今依然光芒奪目。
崇文尚德,開拓創新
崇福鎮,古稱語溪,又名御兒、語兒,這里擁有全國唯一一座以孫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鎮屬公園,中山公園內孔廟、呂園和文璧巽塔古貌依舊;這里有一條較為完整保存著京杭大運河沿線歷史風貌的歷史街區,橫跨在運河之上的司馬高橋古樸秀麗……
崇文尚德,是崇福鎮千年文明積淀下來的文化精髓。在這里,先后走出了著名思想家呂留良、詩人吳之振、兩院院士程慶國、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澄等眾多名人學者。
穿鎮而過的運河,孕育了崇福人勤勞與果敢的品質,他們不斷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實現了經濟運行穩中向上、產業穩步前行。
與杭同城,方興未艾
翻開地圖,崇福鎮位于上海、杭州、蘇州金三角幾何中心,1小時交通圈內便有杭州和蘇州兩大城市, 1.5小時就能抵達上海,優越的地理位置給了崇福新的機遇。
2019年10月29日,桐鄉融杭經濟區在崇福揭牌。從此, 崇福融杭發展進入快車道,尤其在過去的半年中,融杭先導區主干道落定,錦繡路南段、南陽路竣工通車,新開河河道水系整治完成,融杭客廳完成主體建設。年產1萬臺“啄云”高速智能安檢機、人工智能產業園等標志性項目成功落地,產城融合區雛形初顯。
動能轉換,產業升級
除了基礎建設和平臺開發,崇福還積極以“大招商”推動“大轉型”。崇福曾經是一個皮草大鎮,皮草是小鎮的支柱產業,也是富民產業。憑著高瞻遠矚的眼光和悠久精湛的硝皮工藝,崇福發展成了全國最大的集皮草設計、研發、生產、出口于一體的產業基地之一。如今,崇福又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為城市發展拓展了空間,進一步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提升產業魅力,促進產城高度融合。
今年以來,崇福明確新材料、新智造兩大方向,啟動運營武漢、杭州飛地,打造“院士成長之家”平臺,建立產業引育新機制,成功簽約卡淶科技,并與中熵科技等11家初創企業達成初步落地意向。目前,崇福已成功簽約高性能復合材料、納米智熱芯等共11個項目,總投資40.8億元;在談重點項目18個,總投資35.5億元。
此外,崇福還出臺鼓勵企業轉型升級政策,積極推進復合材料產業鏈延伸,做大以智聯傳感為核心的新智造和以復合材料為核心的新材料兩大新興產業,從原本單一的皮草產業提升為“2+2+X”的產業布局。
江南福地,未來可期
白居易有詩云:“水驛路穿兒店月,花船棹入女湖春”,恰能代表崇福的小鎮風情,而140 家規上工業企業和363億元工業總產值則彰顯了崇福的實力。
古時,崇福是硝煙迭起、金戈鐵馬的吳越古戰場;如今,這顆鑲嵌在大運河畔的明珠,作為排名第122位的全國千強鎮以及浙江省千年古城復興試點鎮,正以海納百川的胸懷,迎接新一輪跨越發展;正以只爭朝夕的勁頭,擁抱時代的機遇;正以和諧開放的姿態,喜迎四方賓朋。
以古江南風情為核心,以運河文化長廊為依托,以融入“大灣區”建設為動力,崇福地,未來期!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