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見過收花生嗎?”在桐鄉市洲泉中心小學的“勞毅園”里,學生們學著農民伯伯的模樣收花生。
“五年級上冊有一篇課文《落花生》。”該校老師周潔說,花生雖外表樸實無華,卻默默扎根土地,將果實深埋地下,不求虛名,也能為人們提供實際的價值(如食用、榨油等)。“我們開展這樣的勞動教育,也是想倡導一種腳踏實地,注重內在價值的人生觀。”
洲泉中心小學種植園的面積不大,但種植的東西還不少。這段時間,比孩子們身高還高的紫皮甘蔗已經“亭亭玉立”了,很多孩子還是第一次種植甘蔗,這讓大家同樣興奮不已,期待著國慶后甘蔗能早點成熟,可以嘗一口果實。

上周,上海尚陽外國語學校桐鄉豐子愷學校的果趣園里,橙紅的柿子綴滿枝頭。小小的身影相聚樹下,踮起腳尖,協作采摘。清脆的歡笑、馥郁的果香交融在一起。學生們用雙手捧起的,不僅僅是沉甸甸的果實,更是秋天贈予的一堂生動豐收課。
“這些脆柿是我們建校的時候種下的,每個班級自己認領果樹,一年一次小豐收,孩子們都很快樂。”老師們說,希望孩子們也像一棵棵果樹一樣茁壯成長。

在桐鄉市茅盾實驗幼兒園慶豐園區的“茅毛家”里,專屬這個季節的石榴、橘子、柿子等獲得了大豐收。孩子們在老師的幫助下,摘到了紅紅的石榴,分享給班級的小朋友,一起品嘗勞動的果實。
從2022年秋季開學起,勞動課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是一到九年級學生的必修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如今,在桐鄉的校園里,連幼兒園里也開辟出了許多有意思的小農場、小果園,讓孩子們體驗著勞作的快樂。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