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0次掌聲,來自“子愷之夜”朗誦音樂會現場。在豐子愷先生的故鄉石門鎮,全國各地的人們,共同致敬這位溫暖了時光的藝術大家。
“我的孩子們,我憧憬于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著名朗誦藝術家劉忠虎深沉的嗓音響起,瞬間將全場帶入了豐子愷的童心世界。他深情誦讀豐子愷的經典散文《給我的孩子們》,那個會蹲下身欣賞“四只腳的凳子”的慈父,那個為兒女純真即將逝去而輕輕嘆息的文人,穿越百年時光,仿佛就站在我們面前。
觀眾先是凝神靜思,隨即爆發出如潮的掌聲。這掌聲是發自心底的共鳴,仿佛每個人都在用這持續的響動,向自己心中那個永遠的藝術大師致意。
《辭緣緣堂》《憶兒時》《懷李叔同先生》《兒女》,在一篇篇經典誦讀中,文字被賦予了生命。現場一陣又一陣的掌聲,如潮水般不息。
嘉興音樂家協會的《畫里文心》,桐鄉市音樂家協會帶來的《歸燕》,用旋律詮釋了今晚的另一重感動。桐鄉市文化藝術服務中心演員們帶來了情景劇《人間情味》,將先生筆下的日常演繹得富有詩意。
同樣動人的時刻,發生在書信之間。石門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化身信使,收集著全場嘉賓手寫的“人間情味”。
豐子愷先生的外孫宋雪君,桐鄉人、豐子愷原創散文雙年榜上榜作家但及,本屆子愷原創散文雙年榜的評委,《中華讀書報》原總編輯王瑋作了分享。
當《送別》的旋律悠然響起,全場爆發了今晚最持久的一次掌聲。夜幕漸深,但沒有人說再見。就如同豐子愷先生公開發表的第一幅漫畫《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美好的事物從不因曲終而消散。今晚的20次掌聲,就是最好的證明。
作為2025豐子愷藝術周的重磅活動,整場音樂會由“星軌·尋跡子愷”“月華·雅韻流聲”“螢火·情味長流”三大篇章串聯而起,從故鄉情結到師恩難忘,從童年回憶到兒女情長,融合了朗誦、音樂與訪談,全方位展現了豐子愷先生的藝術成就與人格魅力。
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中國校園文學》主編徐峙,《中華讀書報》原總編輯王瑋,中作協散文委員會副主任、上榜作家熊育群,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上榜作家徐迅,浙江省漫畫協會主席陶小明,河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劉軍,豐子愷外孫宋雪君、豐子愷之孫豐立星、鄭振鐸之孫鄭源,嘉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社科聯主席黃國強,桐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莫忠海等出席活動。
最后,一起來看看
嘉賓們的信箋都寫了什么吧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