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道是業主進出家門的通道,也是社區居民的疏散通道。但不少高層住宅的樓道,成了亂堆放的“重災區”。不方便搬運的閑置家具和雜物,占據著樓道公共空間,導致“物滿為患”。梧桐街道楊家門社區的高層住宅小區中虹天地和軒景苑就遇到了同樣的難題,最終依靠一支“文明敲門隊”,“敲”掉了樓道亂堆放的疑難雜癥。
1年前,中虹天地樓道亂堆放,一直是困擾業主們的“老大難”問題。30層高的住宅里,硬紙板擋住安全通道、兒童車和鞋柜擋住消防器材,甚至有業主私自用樓道應急燈的電源給自家設備充電……因為樓道亂堆放問題,業主之間時有矛盾。楊家門社區組織了業主清理過幾次雜物,但收效甚微。
不改變業主的習慣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為此,今年3月,社區專門成立了“文明敲門隊”。
每個星期三,“咚咚”的敲門聲都會在中虹天地小區的樓道里響起。“阿姨您好,吃過晚飯了嗎?我們是楊家門社區的志愿者,家門口堆放的雜物太多,影響了業主通行,也不美觀……”由“一編三定”黨員、微網格長、物業人員等組成的“文明敲門隊”挨家挨戶進門宣傳,不厭其煩地講解樓道亂堆放的危害。“大家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鄰居,通過業主勸業主的方式,樓道的文明氛圍會有很大改善,現在亂堆放現象也少見了。”中虹天地微網格長楊惠娟說。
記者跟隨楊惠娟,來到各樓層,均未發現亂堆放現象。
同樣的行動也在軒景苑小區里展開。軒景苑的黨員張德興是首批“文明敲門隊”成員之一。至今,他和其他隊員已連續敲了4個月的門,對樓道文明氛圍改善有著最直觀的感受。
“一開始,有些業主不太愿意聽,但是隨著我們一次次講解,他們的態度逐漸有了轉變。尤其是軒景苑進行改造后,小區的破損路面、磨損設施得到了修繕,業主們都感受到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帶來的實實在在好處,因此也會自覺地維護環境。”張德興說。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