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名片
開設“城市記憶”欄目,從城市的歷史文化出發,探尋記憶中的老地標。
很多桐鄉人的記憶里,都有這么一個地方,它有點像小型的“動物園”,又宛如一個隱匿于市井的“大自然”,它就是市區的花鳥市場。
沿著被梧桐樹遮蔽的梧桐大街前行,還沒走近就先聞其聲,那是悅耳的鳥鳴。沒錯,時隔多年,它還在這里。
幾個零星的大棚下,盆里游動著金魚、錦鯉,近10個品種的烏龜探頭探腦,小倉鼠擠在一起嬉戲,籠里的兔子似乎在向人們撒嬌,各色鸚鵡啼叫著,小貓小狗則懶洋洋地曬著太陽。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這片并不大的攤位為何能被稱為“花鳥市場”。或許是曾經那足夠齊全的花鳥樹木,早已讓它聲名在外。
記憶中,這里曾有7、8個攤位,雖然數量不多,但每一個攤位都滿滿當當,擺滿了花草與小動物。
2019年的花鳥市場
那時,在最熱鬧的老市區,來往的顧客并不行色匆匆,而是慢悠悠地駐足,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能在這里看上好半天。挑選一只合眼緣的小生靈,捧著小水缸或小籠子的那一刻,眼睛瞬間亮了起來。選一盆花草帶回家,想象著家里因這些生物而煥發出新的生機。
2019年的花鳥市場
然而,如今在這里站了很久,卻鮮少有人來光顧,與記憶中的熱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小時候覺得那里特別好玩,能看到很多小動物,總是喜歡湊過去看。”“考試考好了,就讓媽媽獎勵自己一只小兔子,買回家后看著它在草地上蹦跳。”“買條魚回家養著,感覺家里都充滿了活力。”“下了課就會來看看,這里五顏六色的,能看到很多漂亮的植物。”……這些回憶,都是人們對這個花鳥市場的深情告白。
2023年的花鳥市場
攤主朱佳是從2010年開始在這里擺攤的。以前他在附近開店,因為喜歡小動物,便決定加入這里。“每天6點多來擺攤,晚上10點多回家。”每次安頓這些小動物,都要花上一個多小時,而他卻堅持了15年,只因對這份事業的熱愛。
2023年的花鳥市場
“養小魚最重要的是水質,小倉鼠要注意保持環境干燥,小兔子要注意它們的應激反應……”說起動物的喜好,朱佳如數家珍。在擺攤的間隙,他時不時就會去喂喂魚、看看鳥,關注著它們的生活。
據回憶,花鳥市場在2000年左右開始興盛起來。然而,從2018年開始,生意逐年走下坡路。隨著網購的盛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上購物,原本熱鬧的梧桐大街人流量逐漸減少,花鳥市場也逐漸沒落。如今,只剩下4個攤位還在堅守。他們雖不是最初那批賣家,卻也在這里堅持了十多年。
接下來還會在這里擺攤嗎?朱佳也不確定。但他依然希望,能有這么一塊地方,讓喜愛小動物的人們有處可去,讓小動物找到主人,讓主人找到一份牽掛。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