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另类在线-亚洲欧美另类在线图片区-亚洲欧美日本另类3344-亚洲欧美日韩αv在线电影-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播放

首頁 熱點 人文 教育 視聽 公告 概況 健康 財經 掛號 攝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休閑旅游>游在桐鄉

桐鄉有個比臉還大的餅,一口脆到掉渣!

2024-02-01 08:50   來源: 桐鄉發布    作者: 記者|艾婧一 攝影|張馳 通訊員|姜曉非   編輯: 沈樹明 發表于:  浙江桐鄉

吃過燒餅、芽麥塌餅、

蘿卜絲餅、姑嫂餅,

但是你吃過

比臉還要大幾圈的餅嗎?

在桐鄉就有這樣一味

老底子的小吃——“湯羅餅”。


圖片

  在濮院時尚古鎮蜆子灘的“小吃天堂”,湯羅餅鋪子里,朱利群利索地做著餅。她在鐵盤底部鋪上一層油,重復一按一推的手法,將拳頭大小的面團利落攤成了薄而均勻的一片。“餅皮攤得越大,炸出來就越薄越脆,餅就越好吃。”

  湯羅餅是江浙一帶傳統小吃,原料極其簡單,僅有面、蔥、鹽、油四種。但要做得好吃,卻沒那么簡單。

  每天餅鋪10點半開售,但準備工作就要做3小時,最主要的就是準備面團。水與面要按比例調和,加入由本地小蔥切碎的蔥花,口感清新而不辛辣。隨后,50克標準重量的面團至少要醒發30分鐘,才可以進行下一道工序。

圖片

  油溫也是口味的關鍵,要嚴格控制在200℃。過熱,薄薄的面皮就易焦糊;不夠熱,則難以炸出酥脆口感。為了均勻受熱,攤開的餅皮還要用手指戳出十余個圓洞,經過油炸之后,洞的四周會變得更加脆香。

圖片

  餅皮一下鍋,就隨著油的沸騰不斷膨脹躍動,泛起許多泡泡。朱利群一手用夾子按住翻涌的餅皮,一手持勺,將熱油均勻澆在與空氣接觸的餅面,直到面皮硬度足夠且色澤金黃。只需1分鐘,“滋啦滋啦”聲中,大如鐋鑼的餅就出鍋了。

  炸好的湯羅餅,散發著油潤的光澤,被整齊地排放在鐵絲框架上。30秒鐘的等待十分必要,待到溫度涼下來,瀝掉多余的油分,一道酥脆咸香的碳水小食就被遞到了顧客手中。

圖片

  輕輕一掰,酥脆的面皮一下子炸裂開來,每咬一口都“咔嚓”響,迸發出的焦香味,占據了整個口腔。

  “老板,我也來個湯羅餅。”“這么大的餅!嘗嘗吧。”油炸碳水的焦香勾得游客“尋味而來”,等待的隊伍一排就是半條街。每天朱利群一攤就是上千張餅,最忙的時候,不得不每人限購2個。

圖片

  不久前,來自俄羅斯的博主娜斯佳就將這一桐鄉美食發上了她的社交媒體賬號,視頻中,她與號稱“埃及霍建華”的小哥吃到了比臉還要大上幾圈的“湯羅餅”。

  又大又脆的餅,需要食客避開擁擠的人流,拿得也要格外注意。要是一不小心中間斷開,一大半掉在地上,可就只有心疼的份了。

  “為啥要叫‘湯羅餅’?”每次有游客這么問,朱利群就用手指指攤位上掛著的銅制小鑼,“餅的形狀又圓又大,可不就像個鐋鑼。”

圖片

  大小不一的洞也是湯羅餅的獨特標識。過去的制作師傅常用稻草穿過餅上的洞,吊著賣。走在大街上,手中拎著黃澄澄的一塊餅,真像上街敲鑼的,人們戲稱“就差個錘子了”。也有老底子講,“小時候餅中間有個小洞,去買的時候拿個筷子就可以了。”

  湯羅餅用料簡單、外形粗糙、味道樸實,但卻是桐鄉70、80后們珍貴的童年美食回憶。

  在物質尚不豐裕的年代,湯羅餅是老梅涇賓館的一道正菜,四味原料外摻入少許肉末,就已是美味的一餐。后來,早餐鋪或校門口也會出現湯羅餅的身影,桐鄉老底子愛的就是這一口酥香掉渣的薄脆。

圖片

  而目前,整個桐鄉,幾乎只有在濮院時尚古鎮的鋪位上才能找到湯羅餅的身影。“我們希望將這些老味道呈現出來,既是為游客提供江南地區的特色飲食,也能為留存桐鄉老底子飲食文化出一份力。”濮院時尚古鎮小吃部負責人楊珊思說。

  攤位前,除了五湖四海的游客們嘗鮮,還有七八十歲的濮院老人在晚飯時間后,避開大波的人群,特意來尋記憶中的味道,一邊散步一邊品味。

  人們活在一方水土中,也養于一方飲食里。在古鎮漫步,劃著搖櫓船,再品嘗一絲酥香老味道,或許能夠感受到過去江南人家悠長的時光……

桐鄉發布官方微信
桐鄉時間官方微信

相關新聞:

【 桐鄉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