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另类在线-亚洲欧美另类在线图片区-亚洲欧美日本另类3344-亚洲欧美日韩αv在线电影-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播放

首頁 熱點 人文 教育 視聽 公告 概況 健康 財經 掛號 攝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休閑旅游>游在桐鄉

肇昌集鎮和“塘東第一家”

2023-09-10 09:20   來源: 桐鄉發布    作者: 記者|莊菲菲 攝影|沈澤瓴   編輯: 沈樹明 發表于:  浙江桐鄉

  編者按:一地的歷史脈絡和人文氣息,固化在小集鎮的脈絡里、“細枝末節”里。愛上一座集鎮,很大一部分原因或許是愛上了每一個瓦片下那數不清的故事。我們推出“集鎮風云”專欄,讓我們一起撿拾那些藏在小集鎮里的風云記憶。


  1950年,崇德縣土地改革開始,同年,一名男孩在南沙渚塘畔肇昌橋西盛氏家族的“四只并廳”內呱呱墜地,取名盛貫一。此時的盛家上下,又喜又憂:喜的是新生命的降臨,憂的是當前復雜的形勢。

  肇昌橋盛氏,崇德縣出名的“塘東八大家”之一,世代經商,富甲一方,肇昌集鎮上八成房宅曾歸盛氏所有。其中的“四只并廳”雕梁畫棟、氣魄非凡,更是被稱為“塘東第一家”。然而,隨著土地改革的到來,平靜的江南集鎮一時風云四起。誰也不知道,這個風光了數百年的家族將面臨什么樣的命運。

圖片

01 因水而興的江南集鎮

  南沙渚塘上的肇昌集鎮和肇昌橋上的盛氏家族,命運從一開始就注定交織在一起。

  江南蜿蜒流淌的水,帶來客商,聚起集市,最后綿延出一處處繁華集鎮。四百年前盛氏先人從海鹽搬遷至肇昌橋落戶經商時,看中的便是這里便利的水運條件。

圖片

  那是一個水運一統天下的時代。

  河網密布的江南,傳統交通運輸和商業貿易曾高度依賴水運。而肇昌橋下的南沙渚塘,西通京杭運河,東至海寧等地,船舶可以走水路直達杭州。那時,盛氏先人通過收購周邊鄉民自紡的桑蠶土絲,再經由水運販售到杭州一帶,竟也發達起來。到了民國盛秉周一輩,更是擴大了絲行和糟坊,一時間富名遠揚。

  肇昌集鎮的形成,可以說與盛家的發展密不可分。

  舊時,江南集市大多產生于河流沿線且水道縱橫交錯處,賴其交通便利。但因趕集鄉民白日種田勞作的習慣,集市多為露水集或半日集,凌晨上市,近午即散。

圖片

  慢慢地,一些集市在定期進行商品交換的基礎上,建造了一些經常性商業服務設施,集市發展成集鎮。而在肇昌橋一帶,發達起來的盛家開始在周邊買地建屋,并以肇昌橋為中心,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經營圈,經營內容覆蓋江南人飲食起居。

  如今的肇昌集鎮,街市呈現“丁”字外形。肇昌橋北堍,街市從東到西沿河一字排開,長約百米。肇昌橋南堍,街市為南北向分布,兩側店鋪林立,盡顯江南集鎮舊日繁華風流。


02 解放的鐘聲敲響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隨后,崇德縣宣告解放,土地改革在全縣由點到面全面鋪開。

  改革持續了55天,在這場改革中,肇昌橋大戶盛家被劃為地主,盛家家產也在清理整頓后以戶為單位按人口平均分配給農民。盛貫一一家,分得肇昌橋北堍的一間店鋪,即現在掛牌盛凌昌肉店的鋪子。

圖片

  1956年,崇德縣對域內私營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私營商業大多轉為國營、公司合營或合作商店。盛貫一父親盛凌昌也以店鋪入合作股,將肉店轉成了合作商店。

  改造后的肇昌集鎮,迎來了形成以來最繁榮的一段時光。那是20世紀60年代。

  每天清晨天色未明,十里八鄉的鄉民就開始往肇昌橋聚攏。他們或挎個小竹籃,或背著竹編的籮筐,里面是一些自家地里種的農產品。河道里是往來的船只,有去崇福、海寧等地的航船,不時還有農民搖著赤膊船在肇昌橋北岸碼頭處靠攏上岸。

  肇昌橋北,吳長林面店的手搖制面機開始運轉了。郭氏糕團店的松花糕、油餃、軟糕開始一盤接著一盤端出。章二姑娘茶店里的老茶客扯著永遠講不完的白談。沈家茶店店主人稱“坦貳伯”,人如其名做事總是慢慢悠悠。

圖片

  南街上,供銷社的百貨商店、生資商店、副食部永遠顧客盈門。信用社的門市部張貼著“竭誠服務、耐心周到”的標語口號。

  在那個物資貧瘠的年代里,繁榮的肇昌橋仿佛鄉民眼中的“小上海”,人們在這里交易各類生產生活物資,分享各種鄰里新聞舊聞雜談趣聞,一直到日頭升高。

  然后,聚攏的集市又重新四散開來,人們挎著小籃、背著籮筐,帶著交換而來的物資,心滿意足離開,開始一天的勞作。熱氣騰騰的肇昌橋再次恢復平靜,日子也在這樣的周而復始中快速溜走。

03 肇昌橋的失落

  交通方式的轉變打破了肇昌橋的寧靜。

  時間來到上世紀80年代,公路建設快速發展,在與水上交通的對弈中,陸路交通逐漸占了上風,自行車、摩托車等陸路交通工具迅速在鄉村流行開來。后來,汽車開始出現并逐漸普及,高速、高鐵相繼問世,陸上交通時代以無可阻擋的勢頭迅速到來,交通重心轉移,肇昌橋失去了原有的中心地位。

圖片

  改革開放的春風也開始吹拂江南大地,隨后,統購統銷的制度被取消,國有企業和合作商業一統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私營商業如雨后春筍快速涌現。1985年,在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崇福供銷社開始實行經營承包責任制。盛貫一承包了原本盛凌昌肉店位置的合作商店,并改變經營內容,開起了小雜貨店。

  那是一個快速變革的時代,進入上世紀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私營商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而國營、集體商業則在時代潮流中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在那場“轉軌換制”中,盛貫一買下了原本由盛家所有、后來賣給合作商店的兩間店鋪,實現了由私到公,再由公到私的轉變。

圖片

  一切都好像沒變,一切又好像都變了,就像南沙渚塘上前些年重建的肇昌橋,雖然用的都是搜集來的舊石料,形制也是仿照原來老橋的模樣。但肇昌橋的每個人心里都清楚得很,這再也不是當年那座熱氣騰騰的肇昌橋了,而南沙渚塘也依舊東流,卻再不復往日風流。


04 水鄉小鎮的命運輪回

  時至今日,我們不得不承認,每一件事物的形成、發展和消亡,都有它的客觀自然規律。就像因水運而興的水鄉小鎮,當交通方式發生轉變,便不可避免地在時代變革中敗下陣來。我們對此感到唏噓,卻也無可奈何,這仿佛一座小鎮的宿命——

  我們在各自的年代里野蠻生長,最后還是在新世紀的當口如宿命般重逢。

圖片

  1905年滬杭鐵路籌建時,原計劃鐵路從上海到嘉興,再經崇德境內直達杭州。但當時官至省參議員的盛秉周卻提出了反對。他想的是,戰爭年代里,鐵路或將把戰爭的炮火引到這個平靜的江南小鎮,是謀求更大發展可能還是偏安一隅,再三思忖后還是選擇了后者。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們回過頭來看這個決定,可能更多還是持不贊成意見,因為回望歷史,我們知道小鎮在錯失這條鐵路后,也錯失了很多發展機遇,并或多或少導致了最后的衰敗。而被鐵路“繞了個灣”的海寧,則瞅準時機跳入時代的洪流,在隨后到來的陸上交通時代發出巨大的聲響。

  然而,我們都是歷史的過客,當真正身處其中,誰也不能保證是否能做出更好的決定。是非成敗自有人說,但當時的盛秉周,更多想的還是保住小鎮的平靜,而事實上,這一決定確實為小鎮居民帶來了長達幾十年的平靜。

圖片

  如今的肇昌橋,已然被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包圍,站在肇昌橋上就能聽到高速和高鐵上車輛呼嘯而過的聲音。1995年,滬杭高速在灣里村村(注:肇昌集鎮如今屬于灣里村村)南穿村而過;2010年,穿灣里村村而過的滬杭高速鐵路又迎來竣工通車。

  巧合的是,滬杭高速鐵路穿過肇昌集鎮下方的空地,正是盛家當年所開設的絲行的位置。

桐鄉發布官方微信
桐鄉時間官方微信

相關新聞:

【 桐鄉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