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全國放魚日。在位于我市復興廣場的放魚點現場,小魚苗們撲騰入水,為康涇塘注入“新鮮血液”。預計今年,我市全域將放流夏花魚苗1160萬尾。
此次放流的魚種包括白鰱、花鰱、草魚等,均為典型的“生態功能型”魚類。值得一提的是,為保護區域性魚種,今年我市還新增了“土著魚”團頭魴的放流。
“這個好呀,保護生態!”“我也一起放可以嗎?”放魚現場涌進了一撥又一撥市民。原本來廣場健身的市民閆紅英也興致勃勃地加入了其中,看著桶中的魚苗慢慢滑入水中,她感慨道:“這個活動很有意義,生態平衡就是要保護起來!”
“以魚養水、以魚凈水、以魚護水”,增殖放流是通過適宜的投放,補充和恢復水生生物資源群體,改善水域生態結構,發揮魚類的“生態服務功能”,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維持水域生態平衡。
“放流前,我們聯合水產專家選擇適應性強的優質苗種,確保成活率和生態效益最大化。”市農業農村局農業行政執法隊工作人員介紹。
近年來,我市把漁業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擺在了突出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資源修復和生態保護措施,通過多種方式組織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同時,構建積極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生態治理新格局,守護水域生態安全。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