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產業對接會,解碼一座城市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勢能和決心。
5月9日,在中國烏鎮·2025數據要素賦能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對接會上,100多位來自產、學、研、用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共話數據驅動下的桐鄉智駕未來。
從2014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落戶烏鎮開始,我市就與數字經濟深度綁定。桐鄉手里有的,正是智能網聯汽車需要的兩樣東西——算力和數據。
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對桐鄉來說,不是“要不要做”,而是“必須做”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數字經濟是桐鄉的基因,而智能網聯汽車是數字經濟的核心場景之一。
過去十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的紅利持續釋放,讓桐鄉在數字基建、產業生態、政策支持等方面積累了先發優勢。
去年,省委省政府專門出臺文件,要支持“烏鎮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建設”,明確提出了要支持烏鎮發展算力、人工智能產業,圍繞“車路云一體化”國家試點支持打造全國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
如今,這些優勢正轉化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勝勢。30余家智能汽車產業鏈企業落地桐鄉,涵蓋新能源材料、電機電控、動力總成、關鍵零部件等核心環節。其中不乏上市企業佑駕科技、獨角獸福瑞泰克這樣的行業龍頭。
這也意味著,桐鄉不再只是一個“大會舉辦地”,而是正在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重要節點城市。
實際上,智能網聯汽車的本質并不是“四個輪子+電池”的硬件組合,而是一臺移動的超級計算機。其中,算力、數據和場景,是核心要素。
這三點,恰恰是桐鄉的強項——
論算力,桐鄉擁有“烏鎮之光”超算中心,疊加聯通2000P智算中心,形成“超算+智算”雙引擎;
論數據,作為全國首批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桐鄉已建成智能網聯汽車數據交易平臺,讓數據真正流動起來;
論場景,烏鎮全域開放32條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總里程79公里,為無人駕駛技術提供了真實的試驗場。烏鎮智能網聯汽車測試中心是嘉興地區唯一的無人駕駛第三方檢測平臺。
沒有算力,再好的算法也是空中樓閣;沒有數據,再強的AI也是無本之木。桐鄉的布局,正是要讓智能汽車變成真正的“智慧終端”。
從“聰明的車”到“智慧的路”,桐鄉的紅綠燈有點“聰明”。它們能根據車流自動調節時長,甚至能和智能網聯汽車“對話”。這正是桐鄉獲批工信部“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后的創新實踐。
2024年,桐鄉市獲批工信部“車路云一體化”試點,并攜手聯通共建行業首個基于“5G +算網”的車路云一體化創新應用基地,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提供動力引擎。
通過部署5G基站、路側感知設備、邊緣計算節點,桐鄉正在構建“車-路-云”協同的智能交通系統。簡單來說,未來的交通不僅是“車在跑”,更是“路在算”。在車端,自動駕駛車輛實時感知環境。在路端,智慧道路提供全局優化建議。在云端,超算中心處理海量數據。這種模式,或將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桐鄉樣板”。
發展活力持續注入。此次產業對接活動中,涉及鋰電池、智算中心、建筑工程機器人等領域的5個項目簽約,進一步拉近了桐鄉與汽車智能創新策源地的距離。
正如市委書記王堅所言:“作為首批國家級‘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桐鄉始終在探索如何讓數據要素更好地賦能產業發展?!?/span>
未來的競爭,不再是單一企業的比拼,而將是整個產業生態的較量。桐鄉的愿景,是打造“算力+數據+場景”全鏈條支撐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地。
想象一下桐鄉的大街小巷,無人駕駛出租車、物流車、環衛車自如穿梭;紅綠燈不再機械切換,而是根據車流動態調整;每一輛智能網聯汽車的數據,都在桐鄉的算力中心實時處理,優化全城交通效率……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桐鄉正在構建的未來。
十年互聯網大會,給了桐鄉數字經濟的基因;而智能網聯汽車,將是它邁向“數字經濟強市”的關鍵一躍。
桐鄉為何要布局這一產業?
因為未來已來,而桐鄉正蓄勢待發。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