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臺烘干機24小時滿負荷運作,“火力全開”,日烘干量可達1300噸左右。6月2日,記者走進位于桐鄉市烏鎮鎮新翁村的香禾糧油機械化專業合作社,目之所及是起伏的麥堆,露天白場也都成了臨時堆放所,連綿的麥堆被塑料薄膜嚴密封蓋。一頭雨水淅瀝,一頭火力全開。烘干機的轟鳴聲中,麥香陣陣。
“一次性烘干需要8-10個小時,一天可以完成2輪作業。”合作社負責人沈瑞紅介紹,自5月28日起,烘干中心已進入全天候不間斷作業模式,預計持續至6月10日左右,全力保障周邊農戶及合作社糧食及時烘干。
“今年,我們還擴大了儲糧規模,糧食儲存量可達10000噸左右。” 順著沈瑞紅手指的方向,只見輸送帶延伸至不遠處的倉庫,“通過自動化傳輸設備,糧食可直接送入倉庫,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作為全市最大的烘干中心,香禾糧油機械化專業合作社可服務超25000畝麥田,而日常烘干作業僅需兩名工作人員。“我們真正實現了一鍵啟動。”沈瑞紅點擊屏幕中的自動進糧按鈕,系統隨即運作。而同樣的操作,也可在辦公室內遠程開啟。智慧大屏上,每一臺烘干設備的運行情況一目了然,觸發水分設定值后,系統將自動觸發出糧程序。
這套智能系統不僅提升了效率,更有效守護了設備的安全,一旦檢測到故障,系統將自動停止運轉,避免電機受損。
據了解,合作社明年計劃進一步擴大烘干設備的規模,拓展服務覆蓋范圍。作為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耕、種、管、收、烘干、秸稈處理”六大環節的關鍵一環,烘干效率直接關系到稻谷收獲的“顆粒歸倉率”,而香禾糧油機械化專業合作社的智慧化實踐,正為糧食豐產豐收筑牢科技防線。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