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國際太陽能展振石展臺前,工程師現場帶來的“魔術表演”吸引了不少人的圍觀,大伙兒邊發出驚嘆,邊掏出手機記錄。
“這是我們復材邊框系列的最新產品,再次實現了從0到1的首創。”日前,振石攜新品便攜式光伏組件驚艷亮相國際展會,向世界展現“桐鄉制造”實力。
這是一款什么產品?
記者在振石股份新材料產業園展廳顯眼位置見到了明星產品。和我們常見的便攜式太陽能電池板很類似,折疊收納起來不過一個公文包的大小。雖然多了層邊框,但集成化的設計可以讓單人就能輕松完成拼接,整個“能量魔方”不到3公斤的重量,拎起來也很輕巧。
近年來,戶外消費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早已開始“追光”的振石,選擇將目光聚焦在便攜式光伏組件上。
“當前市場上的便攜式太陽能電池板沒有邊框保護,抗沖擊力弱,使用時間久了容易變形。”振石研發工程師介紹,可別小瞧這個2.5毫米厚的邊框,它的強度是普通鋁合金的5倍,還能承受250℃高溫,可以為電池片提供更好的保護,滿足戶外露營、災后救援、房車生活等多場景的用電需求。
“首創”背后,是長達100余天的創新突圍。
“每縮減0.1毫米的厚度,工藝復雜度就呈指數級增長。”回憶起研發過程,工程師為記者展示著記錄數據的曲線圖。在長達一個多月的加工環節攻堅期,實驗室燈光常常徹夜長明,團隊先后嘗試多種加工工藝。
好不容易確定了工藝路線,但現有市面上設備并不能滿足生產要求。沒有合適的生產設備怎么辦?那就自己造!
根據產品需求,團隊量身定制了自動化生產設備,針對每種規格、不同孔形、從精度和效率上做了全面分析和個性化方案設計,實現了從工藝到設備的全鏈創新,讓誤差精確到了0.05毫米,打破了傳統光伏邊框的物理極限。
“當我們把實驗數據交給客戶時,他們一度懷疑實驗的真實性,在他們看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們做到了!”
一個“從0到1”,讓振石再一次領跑“追光”賽道,也讓“桐鄉制造”再次出圈。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