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天中午,38歲的李松明下班回家后突感胸悶胸痛,立即獨自驅車前往桐鄉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心電圖檢查及其相關化驗指標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必須立即進行介入手術開通血管。
沒有家屬照顧,獨自一人面對病情的李松明陷入了慌亂。危急時刻,李松明想起微信好友列表中有一面之緣的費學敏恰好在桐鄉一院工作,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他發出了求助信息。
令人感動的是,費學敏接到消息后立即找同事頂班,隨后便第一時間趕來急診室,不僅快速協助辦理了全部手術手續,還毫不猶豫地墊付了手術押金,為搶救爭取了寶貴時間。

在費學敏的及時幫助下,李松明的手術得以順利開展并圓滿完成。這場跨越陌生情誼的生命接力,讓醫者仁心與人間溫情得到了最生動的詮釋。
李松明回憶道,他與費學敏是在當地的一個釣魚點相識的。“我們碰到過幾次,聊得挺投緣,就互加了微信。”他坦言,雖然成了好友,但平時幾乎從不聯系,連“點贊之交”都算不上。
據了解,費學敏是桐鄉一院放射科的一名資深技師,擁有20年臨床工作經驗。這些年來,醫院幾乎每天都會接收心梗患者, 作為醫務人員,費學敏比常人更清楚這個病的兇險程度。“所以一接到他的求助信息,我立刻就趕過去了。”費學敏說。
當時患者病情危急,陸建洪團隊迅速啟動介入手術,造影顯示其心臟前降支近段完全閉塞,冠狀動脈血流中斷,這場及時精準的手術不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還最大程度保護了心臟功能。費學敏說,醫院心血管科的高效介入治療才是搶救成功的關鍵,自己只是履行了醫護人員的應盡職責。

“這次要不是他及時趕來,后果真不敢想。一個萍水相逢的朋友能做到這份上,這份情誼我一輩子都記著。”李松明說。今天(7月14日)上午,康復出院的李松明為費學敏和手術醫生陸建洪送上了錦旗。“真的很感謝他們救了我的命。”
不過,醫生特別提醒,李松明自行駕車就醫的做法存在很大風險。“急性心梗患者隨時可能發生室顫、心臟驟停,自行駕車就醫極其危險。”桐鄉一院心內科主任陸建洪強調,市民一旦出現持續胸痛、胸悶超過15分鐘,尤其是伴有大汗、惡心等癥狀時,務必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100萬急性心梗患者,其中近半數因未及時就醫或不當處理導致嚴重后果。急救專家指出,心梗救治的“黃金時間”是發病后120分鐘內,每延誤30分鐘,死亡率就增加7.5%。
“救護車不僅配備專業急救設備,還能提前啟動醫院綠色通道。”陸建洪解釋,像李松明這樣自行就醫,萬一途中發生意外,后果不堪設想。

陸建洪建議,市民若遇疑似心梗癥狀,應立即停止一切活動,平躺休息,撥打120急救電話,舌下含服救心丸(如有),保持呼吸道通暢,等待專業救援。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