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市民趙先生是一名戶外建筑工作者,日前,他在持續體力勞動后突感不適,還出現抽搐、嘔吐等癥狀,便在工友的陪同下前往桐鄉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經診斷,趙先生被診斷為熱痙攣,且已經造成一定程度的腎功能損害。
所幸送醫及時,醫護人員迅速采取靜脈補液、物理降溫等專業救治措施,趙先生在數小時內便逐漸好轉。目前,經過5天的住院治療,趙先生已痊愈出院。
“熱痙攣是一種典型的高溫中暑現象。”急救中心副主任兼全科醫學科主任陶小華解釋,當人體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大量出汗會導致水分和電解質嚴重流失,進而引發局部或全身肌肉痙攣。
“除了室外中暑,每年我們都會接診不少在室內中暑的老年患者。”陶小華告訴記者,老年人大多較為節儉,舍不得長時間開空調和風扇。同時,老年人對溫度的感知和反應也較為遲緩,更容易身處高溫環境而不自知。此外,幼兒、孕婦、體質較弱者和患有慢性基礎疾病者也都是中暑的高危人群。
中暑類型一般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其中重癥中暑又可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中暑初期若不及時干預,病情可能快速進展,甚至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如何預防中暑呢?
1
合理安排出行時間
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10:00-16:00)長時間待在戶外,尤其是暴露在陽光下。如果必須外出,請選擇清涼、通風良好的地方,并盡量減少戶外活動時間。
2
做好防曬措施
選擇透氣性好、寬松輕薄的衣物,避免穿著過多或過緊的衣物。戴寬邊帽子和太陽鏡,以保護頭部和眼睛免受陽光直射。
3
保證充足飲水
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少量多次為宜。大汗后不建議直接食用冰凍飲品,建議適當補充淡鹽水或運動飲料。
4
不適時及時就醫
當出現頭暈、頭痛、惡心等中暑癥狀時,立即尋找陰涼處休息,并及時補充水分。如癥狀加重或持續時間較長,應及時就醫。
醫生提醒
高溫天氣,請廣大市民務必提高防暑意識,建議采取“避、補、防、察”四字方針,必要時及時就醫。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