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時間:每周一全天、每周四全天
門診地點:桐鄉一院門診樓3樓消化內科幽門螺桿菌專病門診
預約方式:微信搜索“桐鄉一院網絡醫院”,點擊預約掛號—內科—消化內科門診—幽門螺桿菌專病專家門診。
走進幽門螺桿菌專病門診,候診區有不少市民在等待。有人拿著檢查單咨詢治療方案,也有人專程前來做首次篩查。“我經常胃脹、反酸,聽說這個菌會致癌,就趕緊來查一查。”有患者正拿著陽性報告,向醫生詳細詢問用藥方案。
診室內,患者吳先生(化名)的情況頗具代表性——他因反復腹痛就診,經胃鏡檢查確診為十二指腸潰瘍,同時檢出幽門螺桿菌陽性。在醫生建議下,其家人也接受了檢測,結果同樣顯示感染。
“像吳先生這樣的家庭聚集性感染很常見。”消化內科主任沈金根介紹,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共餐習慣容易造成家庭成員間交叉感染,一般會建議感染者家屬同步篩查,必要時全家共同治療。
據統計,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達42%,而長期感染可能引發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很多患者對幽門螺桿菌感染存在認識誤區,要么過度恐慌,要么不當回事。”沈金根說,其實只要規范治療,80%至90%的感染者都可以根除。而幽門螺桿菌門診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做好健康宣教,幫助市民正確認識并科學應對。
幽門螺桿菌感染癥狀隱匿,但危害不容忽視。以下六類人群應特別關注,建議及時就診篩查——
1.持續消化道不適者,長期存在反酸、燒心、上腹痛、腹脹、口臭等消化不良癥狀的人群,這些可能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信號。
2.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已確診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的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往往是致病主因。
3.有胃癌家族史者,直系親屬中有胃癌病史的人群,感染幽門螺桿菌后癌變風險更高,需格外重視。
4.長期服藥人群,需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或質子泵抑制劑者,這些藥物可能加重胃黏膜損傷。
5.體檢陽性者,無論有無癥狀,體檢發現幽門螺桿菌陽性者都應進一步就診評估。
6.感染者密切接觸者,確診患者的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建議同步篩查,阻斷家庭傳播鏈。
注意:特別是同時符合多項特征的高危人群,建議盡快進行碳13/碳14呼氣試驗檢測或胃鏡檢查等。未滿14周歲的孩童,需要進一步咨詢醫生是否建議檢測和治療。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