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創新的意義,在于讓患者‘看不見痛苦,只記得溫暖’?!弊鳛橥┼l市第四人民醫院手術室護士長,凌琳將這一理念轉化為實踐,通過兩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和多項市級課題研究,切實提升了臨床護理質量。
在日常開展的宮腔鏡手術中,凌琳敏銳地發現傳統膨宮輸液管路存在空氣栓塞隱患——當膨宮儀加壓氣體通過進氣管注入生理鹽水袋時,氣泡極易隨出水管路進入患者宮腔,引發空氣栓塞?!懊看斡龅竭@種情況,不得不中斷手術,并立即更換管路排空氣泡?!绷枇照f。
這種對患者體驗的細致觀察,促使凌琳從“倒瓶裝水”的生活現象中獲得靈感,研發出可調節角度的防空氣栓塞裝置。之后,她的這項《一種降低宮腔鏡術中空氣栓塞發生率的裝置》,不僅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還在嘉興市生命健康技術創新提質學術活動中被評為醫學創新項目“二等獎”。
如果說創新展現的是護理工作的智慧,那么急救現場則考驗著護理團隊的真功夫?!盎颊哂懈骨粌却蟪鲅那闆r,準備急診手術,搶救病人!”在此前的一次宮外孕手術中,主刀醫生一聲令下,手術室內的氣氛瞬間緊繃。
無影燈下,凌琳已經帶領團隊做好了充分的術前準備。手術臺上器械護士熟練又快速清點著器械,聲音沉穩又清晰,“腹腔鏡穿刺針、雙擊電凝、吸引器、縫合線,齊全!”
“手術刀!”“吸引器!”“雙擊電凝!”“剪刀!”……術中,醫生的話音剛落,器械護士已經將器械穩穩遞上。多年的手術室工作,讓凌琳帶領的手術室護理團隊能精準預判每一個操作節點,和醫生的配合行云流水,不需要多余的語言。
40分鐘后,手術順利結束,凌琳舒了一口氣,但手上的動作沒有絲毫松懈,她配合器械護士整理完現場器械,并記錄下關鍵手術節點的時間和數據,同時做好患者術后護理。
從2009年至今,凌琳從初出茅廬的護士成長為技術能手。16年堅守,患者康復時的每個微笑、每聲感謝,都化作她在這條路上堅定前行的星光。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