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變暖,涼快的衣褲又開始登場,貓犬傷人的風險也進一步升高。據市第一人民醫院統計,近期犬傷門診的日均接診量大約為50人,其中,超半數為初診患者。
在桐鄉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外科,不少患者都因犬傷而來,在就診、取藥后便前往注射室接受治療。
“致傷動物以貓、狗為主,也有部分患者是被倉鼠、兔子等嚙齒類動物咬傷。”桐鄉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外科主治醫師葉奔介紹,醫院還接診過被蝙蝠咬傷的個案。眼下,小動物陸續進入發情期,性情變得暴躁,也比平時更具有攻擊性。
“即便是家養的寵物,也可能攜帶狂犬病病毒。”葉奔告訴記者,狂犬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一般在1-3個月內發病,極個別人的潛伏期可能超過1年。一旦發作,患者死亡率高達100%。
不少人覺得“傷口沒流血就不用管”,還有人認為可以“自行包扎處理”,其實這些都是犬傷處理的誤區。對此,葉奔也分享了正確的處理方法,在被動物咬傷后應第一時間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可用肥皂水(或弱堿性清洗劑)進行清洗和生理鹽水(流動清水)交替進行沖洗,一般時間要求15分鐘以上,最后涂碘伏消毒。
值得注意的是,狂犬疫苗人人都可以打,就算懷孕或者處于哺乳期的女性,身上若有明顯抓痕也建議接種狂犬疫苗。
抓傷、咬傷、沒出血?
那么,到底什么情況下
才需要打狂犬疫苗?
家貓、野狗、小兔子?
到底被什么動物咬了要打狂犬疫苗?
一起來了解
如何根據傷口判斷是否要打狂犬疫苗?
一般在醫學上我們根據狂犬病暴露等級來判斷被咬傷的嚴重程度,狂犬病分為三級暴露,根據危險程度分別決定處理措施:
I級暴露:接觸或者喂飼動物,或者完好的皮膚被舔舐為I級暴露。對于此類暴露,僅需清洗暴露部位,無需進行醫學處置,不需要接種疫苗。
Ⅱ級暴露:裸露的皮膚被輕咬,或者無明顯出血的輕微抓傷、擦傷為Ⅱ級暴露。對于此類傷口,需要傷口處置+接種狂犬疫苗。
Ⅲ級暴露:單處或者多處貫穿性皮膚咬傷或者抓傷,或者破損皮膚被舔舐,或者開放性傷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組織污染,或者直接接觸蝙蝠為Ⅲ級暴露。對于此類傷口,需要傷口處置+接種狂犬疫苗+狂犬病的被動免疫制劑(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單克隆抗體)。
此外,確認為Ⅱ級暴露且嚴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Ⅱ級暴露者其傷口位于頭面部且不能確定致傷動物健康狀況時,按照Ⅲ級暴露者處置。
被所有動物咬到都要打狂犬疫苗嗎?
需要進行狂犬暴露處置的動物:犬、貓、狐、狼、豺、鼬獾、貉、臭鼬、浣熊、貓鼬等食肉目動物是狂犬病病毒的儲存宿主,均可感染狂犬病病毒成為傳染源,因此接觸以上動物,均要按照狂犬病暴露進行處置。被家養的寵物(即使寵物規范注射了狂犬疫苗)咬傷也不能例外。
蝙蝠暴露屬于III級暴露:需特別強調的是,蝙蝠是狂犬病病毒的儲存宿主。由于蝙蝠暴露可能為極難察覺的細微咬傷或損傷,從而導致暴露風險大為提高。因此建議蝙蝠暴露處置按照III級暴露進行處置。
無需進行狂犬暴露處置的動物:嚙齒類(尤其小型嚙齒類,如:花栗鼠、松鼠、小鼠、大鼠、豚鼠、沙鼠、倉鼠)和兔形目(包括家兔和野兔)極少感染狂犬病,也未發現此類動物導致人間狂犬病,此類動物暴露,一般無需進行狂犬病暴露處置。
注射狂犬疫苗時間
醫生建議,在狂犬病暴露后首次注射狂犬疫苗時間越早越好,不能確定致傷動物健康狀況時,已暴露數月未接種狂犬病疫苗者可按照免疫程序接種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疫苗接種免疫程序分2種:
5針免疫程序:第1針應在狂犬病暴露后盡快注射,此為第0天(注射當天,下同)注射,之后的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各注射一次,共注射5劑次。
“2-1-1”免疫程序:于0天注射狂犬病疫苗2劑次(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1劑次),第7、21天各注射1劑次,共注射4劑次。全程接種后3個月內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加強接種;全程接種后3個月及以上再次暴露者,應于0、3天各加強接種1劑次狂犬病疫苗。
接種過疫苗后被咬還用再次接種嗎?
視情況而定!任何一次暴露均需首先及時進行傷口處理,是否需要接種疫苗,要根據再次暴露時間與上次完成全程接種的時間間隔來定,分成4種情況。
全程免疫后6個月以內:不需要再次接種。
全程免疫后6個月-1年:打2劑:再次暴露當天、第3天,各打1劑。
全程免疫后1年-3年:打3劑:再次暴露當天、第3天、第7天,各打1劑。
全程免疫后3年以上:重新全程接種。
狂犬病防治,既要做好源頭阻斷,也要注重后續預防。遇到流浪動物時,市民應注意保持安全距離,做到不觸摸、不投喂,避免意外抓咬。此外,養寵人士除了要保持寵物清潔外,還應該定期帶寵物接種疫苗。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