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護人員和蔣女士一起分享喜悅。受訪單位供圖
近日,在桐鄉市婦幼保健院的產科二區,一位即將出院的產婦,抱著她剛出生的寶寶,向醫護人員豎起了大拇指,用身體語言表達自己真摯的謝意。
原來,這名產婦姓蔣,是一名聾啞人,今年26歲。蔣女士在出生后不久因生病接受肌注藥物后致聾啞,同時也使她右下肢力減退,并導致其脊柱側彎和骨盆畸形。
此次蔣女士在孕37周產檢期間,醫生發現,蔣女士肚子里的寶寶偏小,同時出現頻繁的宮縮,建議她住院觀察。住院后,考慮到孕婦胎兒宮內生長受限,以及產婦骨盆畸形等情況,產科醫生在討論后決定,在孕38周時對蔣女士行剖宮產終止妊娠。
此次妊娠分娩對蔣女士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一方面她的骨盆畸形,陰道分娩有較大的風險,另一方面由于她是一名聾啞人,且不會手語,更無法看懂文字,在醫院進行各項檢查時,無法與醫護人員進行溝通交流。
一次順利的分娩,離不開良好的溝通和配合,那么醫護人員又該怎么和蔣女士溝通交流,讓她配合分娩呢?如果在手術臺上,由于無法溝通交流,耽誤救治可怎么辦?
為此,市婦保院產科二區的醫護人員提前聯系手術室麻醉科,進行術前訪視,提前對可能發生的情況制定各種應對措施,確保手術當天萬無一失。同時在麻醉的選擇上,考慮到如進行全身麻醉,胎兒有窒息風險,所以放棄全身麻醉,嘗試選擇了腰麻。
但半身麻醉更需要孕婦的高度配合,醫生在麻醉前給蔣女士播放了相關的視頻,讓她看到了麻醉的體位以及接下來麻醉的各項操作,讓她提前知曉,減少恐懼,積極配合。
通過一次又一次無聲的交流,蔣女士的手術終于順利完成,分娩了一名重2510克的健康男寶。術后,婦保院產科二區的醫護人員繼續進行這無聲的交流,在醫護人員的細心照顧下,目前蔣女士和寶寶都已健康順利出院。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