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肯定說過或聽別人說過一句話:氣死了!人還能被氣死?大部分人都覺得不可能,太夸張了,但是氣大確實傷身。不光生氣,很多負面情緒都與疾病有關。有人統計,200多種疾病與情緒有關。
如今,生活越來越“卷”,讓人越來越焦慮,情緒越來越糟糕。產生大量的負面情緒不僅僅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也同時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健康。
哪些情緒與疾病有關?
心理學上認為,緊張、焦慮、憤怒、沮喪、悲傷、痛苦等令人不快的情緒是一類負性情緒。
負面情緒會通過影響呼吸及血液循環、神經肌肉等各身體系統來影響我們的整體健康。
當然,這些軀體疾病與不同負面情緒的對應關系實際上大多數是經驗性、觀察性的,人們已經觀察到了它們之間的相關性,但在因果鏈條機制的研究上還有所欠缺,因此,我們不能非常明確什么樣的負面情緒會引發什么疾病。
不過大量證據表明:人體的各類軀體疾病都與情緒有密切的聯系。
人們自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并不是只有負面情緒才會對人體產生負面影響,任何情緒的持續時間過長都會影響健康,甚至引發疾病。
同時,人對情緒有一定的反應能力,在反應能力之內,機體能夠得到調整,一般不會出現病變,但持續時間過長,超出機體反應范圍,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比方說,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對身體的損害,一般不是取決于焦慮緊張的程度,而是取決于焦慮緊張持續的時間。
情緒與疾病有什么關系?
1、一般情況下,消化系統被認為是最受情緒影響的器官。
心身疾病中,胃腸疾病一直排名第一,比方說各種消化道的應激性潰瘍。
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強烈情緒刺激下,身體會出現嘔吐、胃脹胃痛及腹瀉等癥狀,或者簡單地表現為食欲下降吃不下飯,有些人則會表現為暴飲暴食,直接在物理上傷害消化器官。由于沒有器質性的病變,所以即使做胃鏡也查不出問題所在,這就是典型的心身疾病。
2、長期的心理壓抑、感到不安和不愉快等,會影響人的免疫系統,使免疫能力低下或者異常亢進。
免疫能力低下表現為容易感冒、發燒、感染、抵抗力低下,免疫能力異常亢進表現為容易過敏、皮疹、哮喘、自身免疫攻擊等。
有研究表明,經常忍氣吞聲的人(C型性格)得癌癥的幾率是一般人的三倍。
3、心血管系統的慢性病多與軀體長期微炎癥環境造成的血管內自身攻擊有關。
長期處于焦慮緊張的情緒中會損害心血管功能,造成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統疾病,并出現頭暈、頭痛、胸悶、心悸等癥狀。尤其是高血壓病,有研究表明,高血壓病患者發病前具有不良個性情緒的比例高達74.5%。
4、長期的不良情緒可能使我們的大腦發生某種變化,其神經內分泌也會受到影響。
神經遞質分泌的不良變化會損害記憶力,出現健忘、反應遲鈍等癥狀。
有研究表明,持續壓力會影響人類大腦的海馬體,這是人腦的記憶中樞,也就是說,持續的壓力會影響人的認知。
壓力太大應該怎么辦?
維持適當的壓力可以促進人的生產活動,維持一定強度的產出,這是有益于個體和群體健康的。
但一旦超出人體正常負荷,并不能帶來效率的提升,反而會引發不健康的心理情緒,從而引發后續軀體癥狀和疾病。
如果你發現自己有耗竭感、長期處于不良情緒中,那就要注意了。
一方面注意想辦法轉換環境、轉移注意力去調節情緒。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及時就醫,讓專業的醫生來替你判斷你的不良情緒的影響程度及范圍,以便為你提供專業的醫學幫助,要知道,所有的疾病,都是越早越容易治。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