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衛明(右)正在手術中。受訪者供圖
名醫簡介
羅衛明,桐鄉市婦幼保健院大產科主任,主任醫師。浙江省婦幼健康協會第一屆出生缺陷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嘉興市醫學會第七屆理事會圍產學分會委員會委員,桐鄉市產科質控中心主任。在妊娠期系統保健、健康教育、營養指導、妊娠并發癥的預防、診斷及治療,以及難產的診斷處理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高危妊娠合并癥的診治,率先開展的臀位外倒轉術以及剖腹產疤痕美容縫合術深受孕產婦歡迎和信賴。
“羅主任,真的很感謝你,我和寶寶都很好!”日前,正在查房的羅衛明一推開門走進病房,剛完成分娩的產婦沈女士就激動地向她道謝。
這樣的感謝話語,她幾乎每天都會收到。1989年,羅衛明正式成為一名婦產科醫生。30多年間,她親手迎接了1萬多個小生命的誕生。
“當年,我選擇產科,因為它的挑戰更大,涵蓋面更廣。”羅衛明說,內外科能碰到的疾病,產科也能碰到,所以產科醫生不光手要巧,腦子要清楚,步伐要快,同時還要具備更全面的知識。
沉著暖心:
一場有計劃的分娩
前些天,30多歲的張女士自然分娩誕下了一個健康可愛的寶寶,她拉著羅衛明連聲感謝。原來張女士患有心臟室間隔缺損,剛懷孕時就為胎兒和自身的健康擔憂不已。
“好在遇到了羅主任。”每次產檢時,產婦的血壓、心率以及胎兒的胎心、發育等各項指標,羅衛明都詳細做好檢查和記錄。同時,她還幫張女士仔細規劃管理日常飲食等。
“由于產婦的身體原因,我們對她進行了計劃分娩。”羅衛明介紹,所謂計劃分娩就是在分娩前充分考慮產婦疾病等因素,就產婦身體耐受和胎兒發育情況進行平衡,主動選擇一個最合適的時機進行催促分娩。
“我們必須保證產婦分娩時間不能過長。”啟動計劃分娩前,羅衛明將分娩會經歷哪幾個過程,每個過程會經歷怎樣的疼痛,以及面對不同階段的疼痛應該如何應對等細節,向張女士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并告訴她在分娩中如何換氣、呼吸和用力。
通過分娩前的相關指導,以及分娩過程中的有效干預和幫助,讓產婦的分娩時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最終,整個分娩過程很順利,產婦也“毫發無傷”地生下了寶寶。
“秘技”再現:
臀位外倒轉術助產婦順產
為了滿足更多產婦自然分娩的需求,羅衛明早在2018年就為產婦劉女士嘗試實施了“臀位外倒轉術”,成功讓她實現了自然分娩。
劉女士是一名三胎媽媽,在孕38周時胎位依舊是臀位。眾所周知,臀位一般是剖宮產指征,胎位不正陰道分娩風險很大,易引起臍帶脫垂、后出胎頭困難等危險,而劉女士希望能自然分娩。
劉女士找到羅衛明說了自己的訴求。經過詳細的檢查和充分溝通,羅衛明決定為劉女士實施“臀位外倒轉術”。手術過程順利,劉女士如愿以償地實現了自然分娩。
“一只手自骨盆上口推胎臀,另一只手于胎兒頭部位施加推力,使胎兒以‘前滾翻’或‘后滾翻’的方式實現由臀位轉為頭位。”羅衛明介紹,該手術實施前必須同步充分做好剖宮產術前準備,手術實施過程中還會進行超聲檢查及胎心監護監測,以確保胎兒安全,在此期間,若有危及母嬰安全的情況,會馬上啟動快速剖宮產(DDI),因此手術還是很安全的。
“臀位外倒轉術”成功實施后,不少孕婦慕名而來。該技術實施2年多以來,羅衛明幫助孕婦實現胎兒由臀位轉頭位并成功自然分娩的有近160例,大大降低了以臀位為指征的剖宮產率。
用心呵護:
讓剖腹產“了無痕”
每個新生命的到來都給羅衛明帶來欣喜和感動,而每個懷胎十月生下孩子的母親更是羅衛明想要關心呵護的人。很多孕媽由于身體或其他因素限制不能自然分娩不得不接受剖宮手術,而剖宮產后留下的那條又粗又丑的疤痕也成為了很多媽媽的心頭痛。
為解決這一問題,羅衛明將美容行業采用的無痕化減張縫合法運用在剖宮產縫合上,并在手術實踐中不斷提升改進。手術后的跟蹤記錄本上登記了每個剖宮產婦的術后疤痕變化情況,術后42天、術后6個月、術后1年和2年,很多產婦的疤痕在2年后就只剩下了一條細細的線。
“30多年前,我接生了一個嬰兒叫阿奇,現在阿奇長大成人,她的寶寶也是由我接生的。”羅衛明感慨著生命輪回的神奇,打開手機相冊,里面除了各種學習的課件圖片,就是剛出生的寶寶照片。每一張照片背后都有一個幸福的故事,“產科醫生很辛苦,但產科醫生的幸福卻有很多。”對她來說,母子平安是產科醫生最大的心愿。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