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變異,接種疫苗還有沒有用?打完疫苗后抗體消失了,是不是就沒有保護力了?關于疫苗的疑問,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解讀。
【解讀專家】王貴強,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Q1:自新冠疫苗問世以后,疫苗接種就成為全球控制新冠肺炎大流行最主要的手段。接種疫苗不僅可以保護個人和家庭,也是共筑防疫長城的有效策略。從我國傳染病流行現狀的角度來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新形勢如何?接種新冠疫苗對防控疫情的實際作用到底有多大?
王:疫苗是控制傳染病最重要的手段,尤其是慢性傳染病。歷史上的多次大疫:天花、脊灰、乙肝、甲肝等都是通過疫苗得到有效控制。通過接種疫苗形成免疫屏障以后,就能避免出現大規模的感染。大規模感染帶來的主要問題是醫療資源的擠兌:因為同時出現太多病人,檢測能力、治療能力有可能短時間內跟不上,床位和醫務人員也緊缺……這些情況會導致進一步的高致死率。
新冠肺炎作為一種新發傳染病,在去年大規模疫情階段,一部分致死患者死于新冠本身,另一部分其實是死于并發癥。所以,新冠疫苗出來后,盡管有各種各樣的不足,仍處于不斷探索中,但現階段仍是預防傳染病的最重要手段,尤其是保護自己,保護整個社會有序發展的最關鍵的長期防控舉措。做好疫苗接種能有效控制住疾病的傳播,避免醫療資源擠兌,才能從容應對治療防控問題。
像流感等急性傳染病,疫苗的特點是保護率不持久,經常是有了變異株以后需要研發新的疫苗,然后再打,甚至每年都得打一次。雖有保護率時長、病毒變異等局限性,但目前現有的新冠疫苗預防發病,尤其是對重癥化預防的有效性是非常明確的,只是百分比有些差異。mRNA疫苗有效率是90%多,滅活疫苗在70%-80%的水平。據國家衛健委最新消息,截至4月底,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疫苗已超過2億劑次。但中國要建立起堅實的免疫屏障,可能需要10億人以上共同接種。
接種疫苗以后,一旦形成群體的免疫屏障,就能真正地開放,這也是我們一個終極目標。我國前期以全世界矚目的防控力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國公眾大部分是易感人群,一旦開放國門,面臨挑戰巨大。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反復強調每個人都要接種疫苗,于人、于己、于國家都要做這件事,除了為自己、為家庭,每個人也是在為國家的開放作貢獻。
Q2:新冠疫苗的保護時效有多久?
王:實際上,從新冠疫苗研發到現在不到一年時間,數據目前只有這么多,相關具體研究仍在推進。從時間點上來看,保護時效在6至9個月,至少在半年內有效。隨著時間持續推移,數據還會隨時更新,后續可能會通過加強免疫來解決疫苗持久性的問題。“新冠疫苗只保護半年”的說法是對疫苗保護力的誤讀。
從新冠自然感染人群的抗體衰減數據來看,呈現“病情越輕,衰減越快;免疫源性越強,激活免疫越強”的規律。現在也在做細胞免疫、體液免疫的記憶性功能研究:感染者打完了疫苗后抗體衰減了,后續如果再用病毒攻擊,能不能快速啟動機體免疫反應。相當于預備役,病毒來了以后,快速活化產生抗體,產生細胞免疫。病毒進入體內后,如果機體免疫足夠強大,快速攻擊可能造成一部分損傷,但會快速抑制病毒。
Q3:打完了疫苗后抗體消失了,是不是就沒有保護力了?
王:實際不是這樣的。病毒侵入機體以后,抗體只是起到中和游離病毒的作用,一旦病毒進入細胞以后,細胞免疫將發揮作用。特異細胞免疫會特異性地攻擊病毒感染的靶細胞,把病毒清除掉,這是一個精確制導的過程。抗體衰減指數中和能力弱了,但后面的精確打擊能力還是有的。抗體只是一個標志而已,我們特別不建議常規查抗體。因為中和抗體的檢測試劑現在還在研發,客觀來說,目前還不是特別完善。現階段很多人打完疫苗后,用膠體金檢測試劑查抗體,其實膠體金的敏感性是很差的。以現有抗體檢測方法是不足以評估人體整體抗體水平的,所以不必做。等以后完善的中和抗體檢測有了以后,可能我們會建議查,比如中和抗體維持時間等。現階段查詢常規抗體是不準確的,不能用類似的檢測結果證明打了疫苗后“沒有產生抗體、沒有保護性”。
Q4:過敏人群建議接種新冠疫苗嗎?
王:有非常嚴重過敏反應的人群不建議,比如哮喘病人或對新冠疫苗過敏人群。比如流感疫苗是雞胚培養的,對雞蛋過敏的人群不能打流感疫苗,會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是過敏休克。新冠病毒Vero-E6是細胞系里培養的,致敏反應更低。目前,滅活苗的過敏反應很低,但如果人有嚴重過敏反應,或正好處于過敏狀態也不建議打,因為會放大過敏這種本身就是免疫激活的效應。
打了疫苗以后會激活免疫,是因為打了疫苗跟得一次病毒性感冒一樣,因為打的也是病毒的蛋白。個別人會出現發熱不舒服,就像感冒一樣,都是正常反應。像腺病毒疫苗本身就是病毒,可能反應會更重,因為畢竟激活了天然免疫甚至是特異性的免疫,本身免疫正是活化的時候,可能會出現耦合,會加強這種免疫反應。所以,自身免疫病正活動的時候不建議接種,有嚴重疾病、處于嚴重疾病急性期不建議接種。因為各種感染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等都是免疫過強,心梗本身也是激活機體嚴重的反應過程,接種疫苗可能會加重原發病急性病變。
除此之外,處于慢性病穩定狀態的人都是可以打的,無論是用藥后穩定還是沒用藥穩定都可以打,打完需要觀察一下。大多數老年人基礎病很多,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病人用藥控制得很好,也包括高血壓等情況,接種都沒有問題。
Q5:大家都接種了新冠疫苗,我是不是可以不接種了?
王:這是一些人普遍的心理。他們認為:其他人打了,形成免疫屏障,我就不用打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形成免疫屏障需要90%的人群接種,剩下10%留給的是不能打疫苗的人。每個人都打才能達到這90%,因為有一部分人確實不適合打,不能打。如果每個人都等著別人打,那就形成不了免疫屏障,最后還是會危及到每個人以及每一個家庭。
大家還是要摒棄這種想法,積極參與接種。全民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中國人民都為抗疫作出貢獻,也希望大家繼續保持這種全民抗疫的精神,通過疫苗接種來作一份貢獻。
Q6:病毒變異了,我們該如何應對?
王:這是我們一直在做評估和研究的。目前現有新冠滅活苗有變異數據,對巴西株和南美株仍具有保護性,可能保護效率不同,程度有所衰減,但出現衰減可以再加強免疫。現在疫苗技術很完善了,mRNA苗可以快速更新,腺病毒苗和變異株都可以快速地制備,技術已經很成熟。就像流感病毒,也是每年都有新毒株。出現新的毒株,就會有新制備出來的疫苗給大家用,這個不用擔心。現階段的當務之急是先有一個基礎免疫狀態,不至于出現大規模感染,這樣我們才能踏踏實實進一步地開放社會,正常地開展工作和生產、生活。
(來源:北京科技報)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錢江晚報今日桐鄉”、“嘉興日報桐鄉新聞”、“桐鄉電臺”、“桐鄉電視臺”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8 市府網: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