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在线观看不卡高清免费-日本视频中文字幕-日本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首頁 熱點 人文 教育 視聽 公告 概況 健康 財經 掛號 攝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文桐鄉>文學

“六月六”里的傳統習俗

2025-06-26 08:29   來源: 今日桐鄉    作者:    編輯: 周洋 發表于:  浙江桐鄉

王樹軍

  清代顧祿在《清嘉錄》中記載:“諺云:‘六月六,狗靧(huì)浴。’謂六月六日牽貓犬浴于河,可避虱蛀。”意為“六月六這一天給貓狗洗浴,可防蟲虱”,在江南一帶民間流傳了不知幾百年,其中是否有科學道理咱不知,但農歷六月六時正值入夏,天氣炎熱,能泡在清涼的水中,的確是極大的享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六月六這一天,家里有貓狗的人家,傍晚時分會將貓狗丟入河中,讓貓狗在河中洗浴,村上的大人小孩會站在河邊看熱鬧。貓比較文靜,一丟入河中,在河中撲騰幾下,就馬上爬上岸逃走了,但狗可就沒那么老實了,當主人把它抱到河邊時,兩只腳使勁地蹬著,嘴里發出汪汪的叫聲,一擲到河中就使勁地用兩只前腳撲騰著,一個勁地向河邊撲來,夾著尾巴,發著驚恐的叫聲,裝著顫抖的樣子回到大家的身邊。這時不好的事情發生了,狗會乘著你不注意,搖動身子使勁一抖,把一身的水潑到你身上,隨后一溜煙逃走了。

  這時,站在河邊看熱鬧的幾個光屁股小孩倒霉的時光到了,不知為什么,一向對孩子關愛有加的大人會來個突然襲擊,把孩子推進河里,孩子沉頭沒腦地從水中露出腦袋,兩只手撲騰著,哭叫著,可大人若無其事地任憑孩子在河中折騰,直到孩子劃著手腳從河中間爬上來。說來也怪,孩子不哭不鬧了,一邊玩著水,一邊學著游泳,因為人落入水中,有一股浮力,孩子也覺得人不會沉下去,而且大人在身邊,也不會害了自己,于是大人也一個個地下了水,比劃著教孩子游水。有的孩子在大人的指點下,捏著鼻子“悶頭游”,膽大的孩子沒幾個回合就學會了游泳。

  其實,如果說把貓狗丟入到河中洗浴可以避虱蚤,那么大人為小孩洗浴,其實也是希望孩子能像小貓小狗般容易養大,健康成長。再說石門灣一帶地處水鄉,出門搖船,常在水邊走,難免不失足,學會游泳是水鄉人必備的基本功,早學會,大人早放心。

  作為農家的孩子,夏天最開心的事莫過于游泳,下午3點一過,小伙伴們一個個脫得一絲不掛,噗通噗通跳進河里。當年的小河就和今天城里游泳池的水一樣清澈見底。河中游過的小魚也是一清二楚。劃水時小朋友們最愛玩的是潛水比賽,看看誰潛在水中的時間長。當然如果能在水中摸到幾條魚或是一條大黃鱔,那高興勁就別提了。

  也有很多人會選擇在這一天為剛開始學步的孩子“割腳繃”。做父母的的會將一根繩子橫放在門檻上,讓孩子雙腳踩在上面,然后持刀砍斷,口中還要喊道:“會走路了。”

  夏至過后,接下來是小暑、大暑節氣,氣溫升高,有時高達40℃左右,已超過人和動物的體溫。在民間有“六月六曬得鴨蛋熟”之稱。進入三伏,以農歷六月初六為中心,還有很多民俗:曬物、曬經、賞荷等,這就是“六月六”的民俗活動。俗話說,“六月六日曬衣物,不怕蟲咬不怕蛀。”農家趕在這一日曬衣物、做醬,即所謂“伏醬臘醋”。

  “六月六”的一大習俗是曬書,所以“六月六”也有曬書節之稱。曬書的習俗有兩個由來。一是一位老人在六月六這天躺在陽光下,肚子上放著一本書。鄰居們都不懂,上前詢問原由。這位老人笑著說,因為肚子里書藏得太多了,所以要來曬一下。據說,這位老人就是清初嘉興著名藏書家朱彝尊先生。他曾經為羔羊寫過一首詩:“五月新絲滿市廛,繰車響徹斗門邊。沿流直下羔羊堰,雙櫓迎來販客船。”讀起來朗朗上口。第二種說法很多人都知道,因為這說法源于《西游記》。    唐僧師徒取經歸來途中,他們與無字經書一起跌落河里后曬經文,所以佛家在這一天也會曬經文。其實這也是一種愛惜書籍的表現。

  節日往往離不開吃,六月六也有吃的節目,叫作嘗新,即吃新麥做的面條和餃子等。因為六月六是一年的中間,被稱為小“中秋”,這一天要把早熟作物煮熟嘗新,同時也給家畜一碗嘗新,所以,六月六也稱“嘗新節”。六月六吃餛飩或麥塊里(麥圪塔),是運河邊延續了幾十年的傳統,說可以防治疰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樹軍 新《石門鎮志》主編,嘉興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桐鄉發布官方微信
桐鄉時間官方微信

相關新聞:

【 桐鄉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