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在线观看不卡高清免费-日本视频中文字幕-日本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首頁 熱點 人文 教育 視聽 公告 概況 健康 財經 掛號 攝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文桐鄉>文學

石門灣里話端午

2025-05-29 09:03   來源: 今日桐鄉    作者:    編輯: 周洋 發表于:  浙江桐鄉

王樹軍

  從端午節的源頭看,似乎離運河石門灣有點遠,隋朝大運河的開通,石門灣里流來了源頭活水,特別是南宋皇朝的南遷,石門灣成了運河大動脈的水上“服務區”,全國各地的文化一下子匯聚到石門這一江南小鎮,外來文化開始與石門原有的傳統文化發生碰撞,而且在碰撞中生出了屬于石門灣里獨有的火花。

  嘉慶《石門縣志》卷二十三記載:“五月五日為天中節,各家懸神符,瓶插葵艾,以角黍、牲、酒祭神享先,午時飲雄黃酒,婦女裂繪人形佩之,謂之健人。小兒系彩索,佩虎符以避邪。”由此可見,在200多年前,端午已經是江南運河邊的一大重要節日,但還沒有劃龍舟的習俗,角黍(尖頭粽子)不是用來投江河的,而是用來祭神的。

  記得我奶奶說過,她很小的時候,端午這天,鄉間四鄰,男女老少都到田野里、小河旁采擷陳艾、菖蒲等,熬水給孩子們擦身、洗澡;還把菖蒲、陳艾懸于門端,讓藥氣四溢以驅蟲避邪。讓孩子們戴上虎頭帽,貼身穿虎頭肚兜,外穿五毒衣,腳上穿虎頭鞋。這一天,還有“男抹雄黃,女點朱砂”的習俗,在男孩子的額頭用雄黃寫上一個王字,在女孩子的額頭上點一點朱砂,王字有老虎一樣的王者風范,朱砂有防毒的藥理作用。驚蟄節氣過后,百蟲復蘇,農歷的五月達到旺盛期,所以五月常被稱為是“毒月”、“惡月”。但生活在運河邊的人們,通過祖宗先輩們的經驗傳承,總能破解。

  “五黃六白”成了端午日的必須,五黃是指五樣黃色的食物:黃瓜、灰鴨蛋的蛋黃、黃魚、黃鱔、雄黃酒;六白,是六樣白色的食物:茭白、小白菜、豆腐、白條魚、白斬雞、白切肉。老一輩的人說,吃了“五黃六白”,可以辟邪祈福。

  至于端午吃粽子,盡管嘉慶年間,這里已經有“角黍”祭神的習俗,由于是蠶鄉,人們的眼光始終集中在蠶桑生產上,端午時節,正是種田時節,很少有人家裹粽子,即使有也大多是用筍殼包扎,內餡就是當季的碗豆,俗稱“爛腿粽子”。因此我一直認為石灣一帶的粽子僅僅是芒種時節的方便食品,也許和端午無關,但民間卻有一句氣象諺語:“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庇纱丝梢?,石門灣的端午確實有粽子。

  端午節“做悶煙”也是石門的傳統習俗,上世紀七十年代前,幾乎家家戶戶養羊、養豬,一般人家都有一間豬舍,五月正值黃梅季節,天氣潮濕悶熱,豬圈羊圈成了蚊蠅的滋生地,為了驅趕蚊蠅,人們用灑干的地草做悶煙,加些艾草薰殺蟲害。我還記得,吃過晚飯后爺爺會到廊下撿一把干地草走向豬舍,關好門窗,點燃干草,點著火后隨即把明火壓滅,那濃煙便從門縫里飄出來,爺爺也是“吭、吭”地好像敲破竹竿地咳嗽……

  在石門民間,端午節還有吃“蜘蛛煨蛋”的習俗。中央電視臺曾多次錄制過節目。民間傳言,此乃以毒攻毒,蜘蛛煨蛋在當地是專門給小孩吃的,吃了整個夏天都不生痱子和疥瘡。

  這幾年,石門外來流動人口日益增多,外來文化的融合之下,真正屬于石門土著的東西越來越少。然而值得欣慰的是,我小時候吃不到的東西,現在都能吃到,連過去覺得遙遠的東西現在也隨手可得。端午節買幾只粽子,殺一只土雞,燒一盆黃鱔,咪上一口黃酒,和兒孫們講小時候的故事,何樂而不為?

  ○ 王樹軍 高級教師,新《石門鎮志》主編。


桐鄉發布官方微信
桐鄉時間官方微信

相關新聞:

【 桐鄉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