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華
教育上有一句名言,叫“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說明夸獎在孩子教育上的重要性。那么,用桐鄉土話怎么來夸一個孩子呢?
記得小時候,母親看見漂亮可愛的小女孩,便會說“只丫頭野(ya去聲)景得來”。“野景”便是夸獎語,一般用在年幼的女童身上。它除了表示漂亮、可愛之外,還有天真爛漫、活潑水靈等多種含義。其來源雖未考證,但祖先的語言能力令人贊嘆——用野外自然鮮活的美景來形容小女孩美好的外貌和可人的神態,還有比這更生動形象的詞嗎?我覺得普通話里找不到一個詞可以媲美。
還可用“齊整”來形容女孩子的漂亮,比如“格小姑娘生來齊整得來”。但兩者有所不同,“齊整”常用在年歲稍大的女孩身上,也可用來贊美成年女性,比如“齊整大姑娘”、“齊整女人家”。它的意思較“野景”單純,只指外貌漂亮、端莊、整潔,沒有神態方面的含義;而“野景”,往往兩者兼而有之,且似乎更偏重于神態上的靈動可愛。
另外,還有“嬁樣”“有樣子”“好看”等詞來形容長相漂亮的女孩子,這3個詞同樣可以用來夸獎男孩子的長相。大約人們認為,長相之于男孩,不如女孩重要,所以用來夸贊男孩相貌的詞相對要少,大多都是從夸女孩的詞中借用過來。“齊整”有時也用來說男孩——“齊整小伙子”,但“野景”只用于女孩。
頭臉團圓的男孩一向招人喜愛,可以說長得“頭團嗚嗚”。男孩身材結實,用桐鄉土話說是“蠻實”,也是一種夸贊。以前的農村老太或多或少有一點重男輕女思想,看見男孩子,不管長得如何,總會說“生來頭團嗚嗚,蠻實得來”之類的好話,聽者感覺很是受用。
小時候,我常聽祖父說,西浜頭掌法的兩個孫子“勤謹得來”。“勤謹”,意即勤勞。民以食為天,而食是靠雙手勞動出來的,所以勤勞是父母最看重的孩子秉性。桐鄉土話一般不說“勤勞”,而說“勤謹”。老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勤謹,是桐鄉人夸贊孩子秉性的第一用語。
那么,如果是夸孩子的智慧和精神品質,用桐鄉土話怎么說呢?
第一個詞當然是“乖”或者“乖巧”,“乖”桐鄉話讀gua陰平。“耐個小人乖”,這是我們最常聽到的夸贊別人孩子的話語,所以,如果你一時想不起孩子的名字,你叫一聲“乖囡囡”一定不會錯。
茄,方言讀qia,陽平。“儂囡兒茄得來,阿姨長阿姨短叫起來才格(這么)親熱。”就是說你女兒很聰明,討人喜愛。茄,同樣用于成人,指向廣泛,讀書學習、為人處事等各方面有過人之處都可說“茄”。具體含義由對話的語境來決定,比如“儂兒子真茄,期末考試年級第一!”這里指腦子聰明,讀書成績好。
張氣,近似“爭氣”,但在力度上要輕一些、自然一些,所以更廣泛地應用在表揚孩子的優良習性上,如積極上進、意志堅定、誠實守信、不貪小便宜、拒絕不良行為等。小時候父母從含村廟頭回來,我從不翻提籃討要好吃東西,母親就說我張氣,表揚我嘴巴不饞。其實是我不愿為難父母,因為父母有錢自然會給我買,沒錢討了也沒有用,所以這是“張氣”,而 “爭氣”是談不上的。
又如,“瘌痢頭阿林拉屋里才格窮,兩個兒子個個張氣,一個考上重點高中,一個考上重點大學!”這里就等于“爭氣”。應用廣泛,“爭氣”而不止于“爭氣”,這是“張氣”一詞的妙處。
出山,在普通話里指出仕,或者深山隱居修行后重返世俗社會。而桐鄉人把它用來夸獎孩子有出息,有前途。如,“儂個兒子讀書成績好,南來(將來)一定出山。”出山,直觀的理解是走出深山,成就事業,用它比喻孩子未來的成功,很是形象,可見家鄉先人的智慧。
王士杰老師在其專著《桐鄉土話》里說,“對人的評議總是正面褒揚的少,負面非議的多”,誠哉斯言,桐鄉土話里表揚稱贊孩子的詞匯其實并不豐富,但也正是不多,就更值得我們珍惜。多用土話來夸獎孩子,使孩子們從小就耳濡親切溫暖的土話,培植土話這種地方文化基因,在土話的激勵下成長,對于孩子的未來發展,對于保護和傳承桐鄉方言都有好處。
○姚中華 嘉興市作協會員,供職于桐鄉市衛生健康系統。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