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豐石
秋風至,轉眼又到了國慶佳節。每逢此節,心情為之激越。去年國慶在廣州邂逅的一幕,不由得又浮現在了眼前。
節日的羊城,流光溢彩。如織的人流,是這座英雄城市歡快躍動的脈搏。沙面,一個傾慕已久的地方。
還沒有走進沙面島,已經被那兩排蔥蘢大樹的熱情所感染,它們伸出巨大的枝干,笑意盈盈向我們打招呼。而后各自禮貌地后退一大步,讓出一條筆直的大道,目光穿過大道,可以觸摸到珠江的靈秀。
大道兩邊,都是各式的西洋建筑,造型獨特,頗具藝術美感,這都是當年西方列強留下的印記。晚清政府的孱弱,讓它們得寸進尺,在堂堂中華國土上,割據出一塊塊勢力范圍,胡作非為。這一幢幢建筑就是這段屈辱歷史的見證。而此時,插在各幢建筑物上的五星紅旗映入眼簾,一面、兩面……乃至上百面,鮮艷的紅色,在初秋的陽光下,熠熠生輝。紅旗在微風中輕輕飄動,沙面島上這道最亮麗的風景線,剎那之間,便定格于我的心頭。
繼續向前徜徉,任自豪的熱流在心頭涌動。眼見著,前面圍了一大群人;耳聽著,傳來一陣清朗的吉他聲。有人在演唱!我們立刻走了過去。果真如此,還是一位老外在唱歌呢!一頭金黃的卷發、高挑的身材,一件大紅的T裇,映襯得他的皮膚更為白皙。只見他手指熟練地撥動琴弦,樂音流淌而出,琴聲悠揚,歌聲美妙。一曲英文歌曲唱罷,他伸手將架子上的樂譜翻過一頁,微微一笑,說道:“接下來,我要唱一首歌,這首歌大家非常熟悉,你們可以跟我一起唱;如果我唱得不好,大家也不要見怪。”真厲害,他竟然說得一口流利的中國話!
轉軸撥弦,熟悉的旋律開始在耳邊回蕩,對,這是《我和我的祖國》,對,就是這首歌。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頓時,一股熱流涌遍全身,聽過很多次這首歌的演繹,也沉浸于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賞現場的激流中。而當這首歌從一名外國友人的口中唱出時,一種由衷的感動油然而生。聽得出來,有幾個字的咬字吐音并不標準;聽得出來,開唱時調門起得有點低。但這又何妨!歌聲感染著我,我情不自禁地加入了演唱。而身后的人群里,一個又一個熱情的觀眾,不斷地也參與進來。剛才的獨唱霎時間變成了一場大合唱。
熱情的歌聲在綠葉大樹間穿行,歡快的情緒在寬闊的路面上發酵、升騰。此情此景,也感染著這位外國友人,他臉上的笑容愈發地燦爛,身體隨著曲調輕輕蕩漾,仿佛他也是旋律的一部分。此時,我身后的歌聲更加寬厚有力,恰似山間的松濤沉吟,又像是南海的波浪陣陣涌來。間奏時,他伸出大拇指,指著我夸贊道:“你!唱得不錯!”
“裊裊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我最親愛的祖國,我永遠緊貼著你的心窩……”一曲終了,人們情不自禁地歡呼、鼓掌,歌聲似乎并沒有散去,它似乎也在向這位外國青年頷首致意。我也向他豎起了大拇指:“你,唱得太棒了,謝謝你!”而此刻的他,一改歌唱時的莊重,俏皮地朝著我說:“你能不能留下來?和我一起再唱,整個下午都留下來吧!”是啊,沖著剛才的氛圍,我可真想留下來,再唱上幾首,美好的日子如果有美妙的歌聲妝點,那可真是美不勝收!
外國青年繼續翻動樂譜,準備第三首歌曲。而我們,繼續徜徉于節日的人流中,感受沙面島別樣的神采。
即將離開沙面島時,站在出口處,回首再望。我看到,一幢巴洛克風格的建筑前,一對母女停下了腳步,小姑娘站在大門口擺著各種姿勢,時而展開裙裾如孔雀開屏狀,時而兩只小手托著臉蛋,綻開純真的笑容;而母親則不停地用手機將一個個動人的場景定格下來。大榕樹貼心地伸出巨大繁密的枝葉,為母女倆繪出一片綠蔭。眼前的景象,不正是“國泰民安、歲月靜好”的最生動注腳嗎?
遠處,五星紅旗排成行,豎成列,在珠江送來的江風中獵獵招展。
○莊豐石 桐鄉市求是實驗中學教師,嘉興市作協會員,桐鄉市作協副主席。曾在《人民網》《人民教育》《散文百家》《南方人物周刊》《中國教師報》《新民晚報》《今晚報》《文匯讀書周報》《金陵晚報》《濟寧日報》《福州晚報》《鎮江日報》《錢江晚報》《麗水日報》《嘉興日報》等多家媒體發表作品,并出版鄉土散文集《語溪淙淙》一書。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