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在线观看不卡高清免费-日本视频中文字幕-日本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首頁 熱點 人文 教育 視聽 公告 概況 健康 財經 掛號 攝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文桐鄉>文學

樹壽千年

2024-01-11 09:45   來源: 今日桐鄉    作者:    編輯: 沈樹明 發表于:  浙江桐鄉

徐玲芬

  當我們冒著細雨,走進濮院時尚景區,走到那一棵宋代古銀杏樹下的時候,分明感覺到,今天是來赴一場跨越時空的銀杏之約。

  想起10年前的這個時節,我和桐鄉市女作協的姐妹們相約到濮院古鎮采風,就是在這棵宋代濮鳳手植的古銀杏樹下,同行的攝影家徐建榮老師,為我們拍下了一張有紀念意義的集體照。那一日,陽光明媚,滿樹杏葉金黃,玲瓏剔透。整個三中校園,沐浴在一片金色里。姐妹們的笑顏,也定格在這一片金色里,燦爛如昨。

  而今,10年過去了,濮院古鎮早已舊貌換新顏。曾經的三中校園,已然成為古鎮新景區的核心地帶,而那兩棵宋代銀杏,無疑是景區內最具歷史傳承、最有傳說故事、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標志物。在我看來,到了濮院古鎮,不看一眼這兩棵古銀杏,還真不算是到過濮院了呢。

  關于這兩棵古銀杏的來歷與故事,老濮院人家喻戶曉,如數家珍。相傳它們為濮院開鎮之祖濮鳳手植,距今800多年。僅這一點,就令人肅然起敬,津津樂道。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濮院古鎮擁有這“兩寶”,何其幸哉!

  細算起來,像這樣的古銀杏,在我們江南大地,已為數不多,我見過的有嘉興鳳橋石佛寺的兩棵古銀杏,新塍小蓬萊的一棵被稱為“嘉興樹王”的古銀杏,都有1500多年歷史。還有烏鎮的一棵被文學巨匠茅盾先生寫進詩詞里的“唐代銀杏”。其他還有太湖東山古銀杏以及長興的十里古銀杏林。千載古銀杏,實是罕見。試想,經歷千百年的風風雨雨,這些古樹能夠幸存下來,多么不易。人生百年,樹壽千載,這是多大的造化呀!

  今天,我們是在冬日的風雨中與之相遇。站在樹下仰望,這參天的大樹,猶如一位閱歷豐富的智慧老人,時間在這里凝固,歷史在這里定格。千片萬片金色的銀杏葉,在雨中變得深沉而穩重。就如國畫家用單純的藤黃顯然不夠,而要加上一點點淡墨,方才顯得高級一般。風吹來,雨打來,黃葉飄落滿地,前赴后繼。而樹上依然掛滿金色的羽衣,似乎永遠落不盡。大樹無聲,大愛無疆。閱盡塵世滄桑的古樹,一如老僧入定,是那樣篤定、安靜,不動聲色。古鎮的開發與保護,居民的搬遷與進出,鎮區面貌的棄舊與換新,古老的傳統與時尚的濮院,曾經的機梭聲聲,日出萬匹綢,今日的濮院毛衫,衣被天下……一切的一切,我相信,這古老的銀杏樹,是最有資格的見證者。雖然縱有千言萬語,樹依然不發一言,但千載以降,它始終郁郁蔥蔥,枝繁葉茂,不就是濮院這座千年古鎮生機勃勃、生生不息的一個明證嗎?

  一切的存在,皆有淵源與使命,樹亦然。正是根植于這片豐潤的土地上,才有這樣的“樹壽千年”,跨越時空,成為歷史與現實的接引者與記錄者。這是它的使命,也是它的榮光。

  我們在整個景區游覽了一遍,將燦爛的古鎮風光裝滿手機和相機。面對眼前的那樹、那花,那橋、那水,那街、那巷,深感古鎮開發到了濮院,真可謂“天花板級”的了,實在嘆為觀止,意猶未盡。當我們重新回到銀杏樹下的時候,雨漸停,風更緊,冬天是真的來了。我聽到樹葉在風中發出的呼呼聲,恍惚間,分明是那來自遠古的歷史回響。

  ○徐玲芬 全國第八屆冰心散文獎獲得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桐鄉市女作家協會主席。著有“江南三書”(即《江南物事》《行走江南》《江南情調》)以及《豐子愷緣緣三部曲》等10多部散文集。

桐鄉發布官方微信
桐鄉時間官方微信

相關新聞:

【 桐鄉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