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在线观看不卡高清免费-日本视频中文字幕-日本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首頁 熱點 人文 教育 視聽 公告 概況 健康 財經 掛號 攝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文桐鄉>文學

桐鄉與茅盾

2023-10-12 09:33   來源: 今日桐鄉    作者:    編輯: 沈樹明 發表于:  浙江桐鄉

王斌剛

  茅盾先生,對于桐鄉人而言,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初到桐鄉市茅盾中學,瞻仰著昂然挺立的茅盾雕塑,感受校園內“彌滿著生命力”的生生氣息,突然發現對茅盾先生所知并不多,著實有些汗顏,深感有寫點文字,增長一些文化見識的必要。

  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茅盾”這個筆名最早出現在他1927年創作小說《幻滅》之時,起初為“矛盾”,后經時任《小說月報》編輯的葉圣陶先生建議,為避免當時尖銳的時局和怪異突兀的環境,便將“矛盾”改作“茅盾”。

  茅盾先生的故居位于江南水鄉烏鎮(中市觀前街17號)。一條小河穿過靜謐小鎮,一艘艘烏篷船悠閑地搖擺在小河上……這里便是茅盾出生和生活的地方。他的父親沈永錫通曉中醫,思想開明,重視新學;他的母親陳愛珠開明、通達,關心國家大事,是茅盾先生的啟蒙老師。因此,他從小就接受了新式的教育,接受了新思想,這為他日后走上改革中國文藝的道路、參加新文化運動等植入了“早期的種子”。

  茅盾先生小學前便讀過家塾、私塾,8歲就讀于家旁邊的烏鎮立志書院,后來轉入植材高級小學,成為學校的第一班學生。據了解,他在那里不僅學習了文化知識,更激發了他幼小心靈中的“大志”。校門口的一副大字對聯“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暗藏“立志”二字,“有志竟成”的校訓從小根植于他的心中,給他“早期的種子”養分。少年茅盾在這種熏陶中成長。后來,12歲的茅盾在會考作文中就寫出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大丈夫當以天下為己任。

  13歲那年,茅盾進入中學,他分別就讀于湖州府中學堂、嘉興府中學堂和杭州安定中學。在此期間,茅盾碰到沈譜琴、沈尹默、錢玄同等一批革命思想先進的優秀老師,他們的言行對正由少年向青年時期成長的茅盾起著潤物細無聲的影響。為此,茅盾先生當時也干過一些看似幼稚可笑而實則十分難能可貴的“荒唐”事情。

  “茅盾在湖州府中學堂讀書時,一次學校里一些紈绔子弟,針對當時風起云涌的革命形勢組織一次會議,為保密起見,會前印了門票。一些思想進步的同學要和他們斗爭,但苦于無票,進不去會場,這時多才多藝的茅盾想出了一個辦法,仿照他們的門票刻了一枚簡易圖章,印了不少票。由于他從小學起就愛好繪畫和篆刻,竟刻得惟妙惟肖同真的一樣,他們持票闖入了會場展開斗爭,終于把那次會攪散了。”

  在嘉興府中學堂同樣如此,為爭取學校的“民主”空氣,茅盾先生敢于和志同道合的同志一起“喝酒”“剪辮”“鬧事”,以致被當時不孚眾望的學監列入學校除名的名單。后來,他便轉入杭州安定中學,在那里學習和畢業。中學時代,他在國文方面得到學校名師的評價:“將來能為文者。”

  從北京大學預科讀畢,青年茅盾進入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說月報》,成為了文學研究會的首席評論家。國共合作破裂之后,他被通緝,被迫流亡,開始寫作《幻滅》《動搖》《追求》三部曲。誰知作品一經發表,就引起了不小轟動,引發了贊揚和批評兼具的“多聲部”的評論。其中“創造社、太陽社”對“三部曲”的批評最為強烈,他們通過狹義解讀,批判茅盾先生“反對無產階級文藝,提倡小資產階級文藝”。這些文學批評胡亂“上綱上線”,其錯誤為茅盾先生后來的創作和文學活動所證明,并被后來的茅盾研究者們否定和糾正。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國家改革開放背景下,西方的文化、文藝思想、文學思潮涌入,一些“學者”再次對茅盾先生的作品進行批判,貶低和否定,引發了一股“批判翻案風”。這反而激發了更多研究者對茅盾開展全面深入的研究熱情,于是一時間各種相關的研究著作紛紛問世,一定程度上“回敬”了那股針對茅盾先生的“批判翻案風”。

  或許越是能引起文藝爭論思潮的作品,往往越有其獨特的價值和魅力。茅盾先生一生創作了《子夜》《虹》《霜葉紅于二月花》《鍛煉》等多部長篇小說,還包括《三人行》《林家鋪子》等中短篇小說、《白楊禮贊》等經典散文作品。可以說,茅盾先生的革命文學作品對中國人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茅盾先生獲得了黨對他極高的評價:“茅盾是中國文化界的一位巨人,中國民族與中國人民最優秀的知識分子,在中國文壇上努力了將近25年的開拓者和領導者。”這足以說明茅盾先生一生的文學、文化活動都是圍繞革命、圍繞人民服務的,他的作品揭露舊中國的黑暗勢力,展現了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敘述了民主革命的艱苦歷程,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茅盾先生在臨終之際,留下遺愿。中國作家協會根據他的遺愿,將其25萬元稿費捐獻出來,設立了“茅盾文學獎”,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凝聚文學力量,至今已評選了11屆。他的名字家喻戶曉,并牢牢印刻在桐鄉人民的心中。

  茅盾,不僅僅是桐鄉的,烏鎮的,這個響亮的名字,已成為一個文化符號,這個符號的背后是以磅礴的文學力量喚醒民眾,是以天下為己任之志,是赤子拳拳愛國之心。

  ○王斌剛 桐鄉市茅盾中學副校長,高級教師。

桐鄉發布官方微信
桐鄉時間官方微信

相關新聞:

【 桐鄉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