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豐石
對于生活在江浙滬一帶的人們來說,一個沒有鮮肉月餅裝點的中秋節,是不完整的。甚至整個秋天都可能感覺心里是空落落的。
咬一口剛出爐的鮮肉月餅,滿嘴的酥脆鮮香,讓味蕾徹底淪陷。
對于節令嗅覺最靈敏的當然要屬各路商家,早在中秋前一個多月就摩拳擦掌,暗中蓄力。可能早在去年就已經盤算好了:今年這個生意要早點搶灘,不能落在人家后頭。于是,街頭巷尾,早早地就飄起了鮮肉月餅的香味。
這幾天,北起蘇錫常,南到杭嘉湖,東至上海,每個城市似乎都在為這一枚枚鮮肉月餅而排隊。而這樣的默契不知已經傳承多少代人了。這當中,自然也包括桐鄉。
桐鄉畢竟不大,像在上海、蘇州等地人們排起長龍來購買鮮肉月餅的景象倒是少見的?,F在,人們對于鮮肉月餅的渴求,已轉化為機器里吐出來的一張張外賣訂單。在外賣小哥送貨上門的匆匆腳步聲中,想念了、等候了一年的鮮肉月餅終于到了。
對于我,關于鮮肉月餅的記憶,還停留在市區振興路上的月餅攤上。每年中秋節前,梧桐食品廠退休的老舅就按捺不住了,支起一塊案板,點上一個爐子。幾十年的老手藝,全部凝結在一個個月餅里。生意很不錯,忙不過來的時候,老舅的幾個徒弟會來幫忙。那時,桐鄉的第一輛城區公交剛剛開通,起點是汽車站,終點是桐高。坐著公交車路過振興東路舅舅的月餅攤位時,就可以他佝僂著腰烘制月餅的身影。
當一枚鮮肉月餅在手,香味還潛藏在散發著的陣陣爐氣之中,熱力運作起來的美味被鎖定在油酥面皮里。所以肉月餅,一定要趕緊趁熱吃。但是,別以為外皮已溫,里面可還燙著呢!先輕咬一口,開個“天窗”,就像吃鎮江灌湯包一般。稍候片刻,便直接與餡料來一個親密接觸,這時,沁在酥皮里的鮮香完全釋放出來,微微的咸,淺淺的甜。
一枚肉月餅快吃完時,窸窸窣窣的酥皮碎屑還在歡快地從嘴角邊漏下去。這時,另一只手不由自主張開,兜住所有的酥皮碎屑。抬手,捂進口中。即便是有幾個“漏網之魚”,也還有一層油紙襯著。低頭,將油紙對折,仰頭、張嘴,瞇起眼睛,將碎屑齊齊送入口中。此刻,兩手拍一下,分外滿足。
因為有了鮮肉月餅的一線相牽,朋友、同事彼此之間又多了一層情感的鋪墊。而小孩子呢?吃完鮮肉月餅后,肯定在想,我能不能再吃一個?下次啥時再吃肉月餅?
或許有人會好奇,這個鮮肉月餅到底是什么時候開始流行起來?而且每年到了節令,人們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它。跟那些包裝精美、餡料高檔的傳統蘇式、廣式月餅相比,鮮肉月餅簡直就像一只丑小鴨,但人們卻對它情有獨鐘。究其原因,恐怕還是得用“接地氣”幾個字來形容最為恰當。
《舌尖上的中國》里有一句話:若以人情世故來看待我們和食物的相逢,有的是讓人叫絕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動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擊節的相見恨晚。
那我們和鮮肉月餅每年一度的相逢,可算作哪一種緣份呢?
○莊豐石 桐鄉市求是實驗中學教師,嘉興市作協會員,桐鄉市作協副主席。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