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在线观看不卡高清免费-日本视频中文字幕-日本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首頁 熱點 人文 教育 視聽 公告 概況 健康 財經 掛號 攝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文桐鄉>文學

相聲與文章

2023-09-14 09:48   來源: 今日桐鄉    作者:    編輯: 沈樹明 發表于:  浙江桐鄉

姚孝平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相聲藝術的輝煌時期,名家輩出。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開始,是相聲發展的低谷,一來老一輩或去世或年齡增長淡出舞臺;二則隨著小品的迅速發展和網絡興起,娛樂文化生活多元化,分流了很多相聲聽眾。直到郭德綱和德云社的出現,相聲再度輝煌,聽眾無數。相聲回歸小劇場后,充分展現了她的獨特魅力。如今,活躍在相聲舞臺上的多是年輕人,這門藝術仍很鮮活。

  郭德綱如此解釋藝術:藝就是能耐,術是把能耐賣出去。這話直白,細聽在理。老一輩相聲藝人,靠一張嘴吃飯,名利雙收。馬三立建國后的月工資,在北京可買一間房,常寶堃給父親的是一壇金子,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大兵在歌廳演出月收入達4萬多。靠演出能養活人甚至過上小康生活,這藝術之路才走得長久,不然得餓死。相聲演員不避諱談錢,實在。學藝時不光要挨板子,下苦功夫,成名之路也很坎坷。郭德綱最慘時,房東堵門口要房租、臺下聽眾只有一個,大兵一開始在歌廳演出被人轟下臺。默默無名時的壓力困頓,只有過來人才能體會。

  相聲是門語言藝術,站在臺上個個口若懸河,但老一輩藝人幾乎都沒上過學,常寶華就說自己不認字。像郭德綱,學歷也不高。說相聲也講究天賦與命運,如今大紅大紫的岳云鵬以前是個服務員,根本不懂什么是相聲。德云社總教習高峰基本功太好了,但就是沒大紅大紫。

  怎么評價一個相聲演員及其作品?很難。所謂眾口難調,每個人的欣賞角度和品味不同,且也會隨時間改變。若從政治性教育意義說,要推馬三立常寶華侯寶林;若從諷刺角度,要數馮鞏牛群奇志大兵;純娛樂角度,則非郭德綱莫屬。要論表演風格,也迥然不同。蘇文茂文雅,侯躍文啰嗦,師勝杰喜歡唱,陳印泉擅長模仿。

  相聲表演的缺陷也很多。很多演員只重背詞,包袱老套沒新意,沒特色,表演太規矩。很多新人過于想表現自己在唱歌、魔術方面的才藝,反倒畫蛇添足。我要聽唱歌,比你唱得好的多了去,為什么要聽一個相聲演員唱歌?

  郭德綱真是聰明人,他真正抓住了相聲之所以打動普通聽眾的地方,就是要在文字上下功夫,始終琢磨文字里的魅力。利用諧音和說俏皮話方面,恐怕相聲演員中無人能及。什么梁山伯住豐臺、相聲四門功課脫鞋就唱,以前誰有過這種包袱?事實說明,包袱可以創新,相聲可自由發揮空間很大。相聲最重要的是與時俱進,即使抖舊包袱也應添新料。郭德綱上臺表演完全就是和觀眾聊天說話,非常放松,據說他和于謙從來不背詞,列個提綱,大概說哪幾個點,就可以了。他的相聲接地氣,雅俗共賞,沒高深和裝的東西,說的大多是和生活很近的笑料,時刻關注熱點新聞新名詞,抓住了年輕觀眾的心。包袱多,語言緊。

  同樣是以文字為載體的藝術,再說說文章。當年魯迅在上海時完全靠寫作養活全家,許廣平想出去打工,魯迅說“你干一個月我寫兩篇文章就夠了”。現在不是文學狂熱年代,能靠寫作生活好的人,大約只有頂尖的網絡作家和暢銷書作家了。現在稿費過低是制約寫作者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原因。一個行業,從業者收入過低,誰還有勁干?當然,這里有歷史和現實原因。不過,人們花幾塊錢買份幾十個版面的報紙不愿意,花幾百塊吃飯卻很樂意,這種消費心態也需改變。否則如何談文化自信?

  單說現在報上副刊的文章吧,內容和形式太過雷同,用詞也差不多,很多話題都被寫爛了,如同陳舊的包袱吸引不了人。有的文章過于賣弄,搞得很深奧,普通讀者讀不明白。有的文章詞藻過于華麗,過于自我陶醉,缺乏真話,正確的好話廢話太多。有的逃不出固有習慣,開頭和結尾總要呼應,總離不開“這么多年過去,回想起當年的情景,總忘不了”之類感慨。當然,寫習慣了,要改變用詞和風格是難的。而且,我這樣寫能發表,為什么要另換一套絞盡腦汁?

  文貴創新,藝術總是相通的,語言藝術的東西一定要在文字本身上下功夫,讓文字發出光芒,而不要去追逐些花里胡哨的其他形式的東西。希望有一天,我們的文學像郭德綱相聲一樣貼近人心,在輕松的方式中領悟人生,成為睡覺前必讀的一種生活習慣。

  ○姚孝平 開發區(高橋街道)人,自由職業,愛好寫作以農村為題材的散文和評論。


桐鄉發布官方微信
桐鄉時間官方微信

相關新聞:

【 桐鄉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