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在线观看不卡高清免费-日本视频中文字幕-日本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首頁 熱點 人文 教育 視聽 公告 概況 健康 財經 掛號 攝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文桐鄉>文學

桐鄉地名,大有講究

2023-07-13 09:33   來源: 今日桐鄉    作者:    編輯: 沈樹明 發表于:  浙江桐鄉

  一個地方最具特色的事物有哪些?除了方言、美食、風俗習慣,恐怕要算地名了。一地之名,是行政區域、居民聚落和地理實體的專用名詞。種種歷史往事、地域特征、風土人情……都凝聚在被稱為“活化石”的地名之中。

  在桐鄉,大家如數家珍的地名有:梧桐、烏鎮、石門、崇德、濮院、洲泉、爐頭、皂林、晏城、留良、晚村……一個個身世不凡的地名,一段段情節精彩的故事,足以令人自豪、誘人尋覓。

  然而,如果僅止于此,則地名之“尋”未得其大觀。因為,最具地方特色也最富于民間氣息的,乃是一個個更小更微的地名——那些至今猶存或者曾經有過的村落、巷弄之名。

  桐鄉地處杭嘉湖水鄉平原,依據本地的地形地貌來取地名最為常見。典型的用字有“塘、港、灣、浜、兜、匯、蕩、漾、溇、潭、池、涇、灘、墩”等。例如:

  塘:壘筑堤岸、沿岸有路或纖道的開闊之河。

  (例如,運河塘、金牛塘、白馬塘、瀾溪塘、康涇塘、南沙渚塘……)

  港:大河的支流,行舟水道,此為大運河的支流。

  (例如,小羔羊港、丁家橋港、新板橋港、永興港、九里港……)

  灣:水流彎曲的地方,河灣。

  (例如,譚家灣、姚家灣、楊樹灣、冷水灣、轉船灣……)

  浜:一頭通大河的小河溝,盡處稱“浜底頭”。

  (例如,龍爪浜、葫蘆浜、桑園浜、網船浜、徐家浜……)

  兜:河流環繞兜圍之處。

  (例如,湯家兜、徐文兜、塘灣兜、千步兜、斗富兜……)

  匯:兩河或多河匯合處。

  (例如,嵇家匯、周家匯、朱家匯、邱家匯、石家匯……)

  蕩:一指淺水湖,另指“蕩田”。“蕩”作“平坦廣大”解,是當地墾荒出來的田,比一般水田的地勢略高,平坦而面積大,往往幾十畝甚至上百畝連在一起,專種水稻。

  (例如,姚家蕩、莊家蕩、嚴家蕩、天花蕩、蕩田里、蕩頭……)

漾:小的湖泊。

  (例如,蔣家漾、殷家漾、唐家漾、白蕩漾、清水漾……)

溇:水溝。

  (例如,溇口浜、溇園里、溇潭頭、姚家溇、麻兜溇……)

  潭:水深之處,較大的稱“漾潭”。

  (例如,葉篰潭、葫蘆潭、杏潭頭、東漾潭、中漾潭……)

  池:水塘。

  (例如,南池、北池、長魚池、大池頭……)

  涇:河溝。

  (例如,五河涇、鴉雀涇、漕涇……)

  灘:河灘。

  (例如,南沙灘、北沙灘、螺螄灘、蜆子灘……)

  墩:土堆,地勢較高處。

  (例如,白馬墩、鷂子墩、扇火墩、烏墩、青墩……)

  以水鄉的交通和水利設施來取地名,也很普遍,常見的用字有“橋、渡、埭、塘、圩、壩、籪、筧、幫岸”等。例如:

  橋:水鄉多橋,以橋為地名很常見。

  (例如,南莊橋、日暉橋、席家橋、金家木橋、一步兩爿橋……)

  渡:大運河上的古渡頭。

  (例如,大王渡、福嚴渡、毛家渡、妙智渡、永興渡……)

  埭:小型土壩。

  (例如,王家埭、沈家埭、馮家埭、朝南埭、畫師埭……)

  塘:指堤岸或水塘。

  (例如,十景塘、三里塘、石家塘、魏家塘、西后塘……)

  圩:低洼地區周圍防水的堤,有圩圍住的田叫“圩田、圩頭”。

  (例如,田字圩、蒲扇圩、譚家圩、烏鵲圩、小曲圩……)

  壩:攔住河流的構筑物。

  (嚴家壩、胡家壩、李家壩、壩底頭、壩頭……)

  籪:攔插在河水里的竹柵欄,以防魚、蝦、螃蟹等逃脫。

  (例如,夏家籪、李家籪、沈家籪、卜家籪、籪上……)

  筧:田間引水的長竹管。

  (例如,岳家筧、曹家筧、施家筧……)

  幫岸:河邊的石砌護岸。

  (例如,金家幫岸、幫岸上、幫岸頭……)

  以歷史遺跡、民間傳說為地名,春秋吳越、宋室南渡、康乾盛世的留跡為多。

  (例如:壘石弄、營盤頭、生賢里、五桂坊、范蠡湖、汏腳灣、洗馬莊、御駕橋、經駕橋、催駕橋、扶駕橋、王過此橋、下馬輦橋、太子堂橋……)

  以鎮上、鄉下的地點方位作為地名。

  (例如:東柵、西柵、南柵、北柵、南市梢、西橫頭、羅家角、西南角、北角里、墻角里、樹蓬里、竹園里、白果樹下、旗桿下、牌樓頭、田心里、地心里、纖路上……)

  以大戶姓氏、富家宅院、公共場所及設施等取名。

  (例如:董家門、潘家門、蔣堡里、尤家里、花墻門、錢家白場、周家場、徐家場、縣前街、倉前街、校場頭、西廊棚、北廊棚、南圣堂、古圣庵……)

  繁榮的市鎮經濟、發達的農村經濟投影于地名。

  (例如:硝皮弄、染店弄、茶葉弄、席行弄、醬園弄、糖坊弄、皮蛋弄、棉紗弄、棧房弄、混堂弄、香店弄、羊行弄、油車弄、油車橋、油車匯、箍桶橋、冶坊橋、絲車浜、蠶豐浜、桑園里、做絮里、木行頭……)

  真可謂地名之大觀!這一個個地名,是歷史的傳奇、文化的承載。這一座座村莊和一處處街巷,是我們世代生息的家園。

  “羅家角”“譚家灣”“新地里”幾千年文明的存根;“烏戍”“石門”“晏城”當年戍壘森嚴、刀光劍影如在眼前;“槜李”“天荒蕩”鼓角爭鳴、人吼馬嘶猶在耳畔……

  “營盤頭”乾隆皇帝下江南,駐蹕行營遺址依稀;“生賢里”丞相故里、“五桂坊”五子登科令人敬慕;“東柵”“西柵”“南柵”“北柵”讓人體會烏鎮之古今繁華;“桑園里”“蠶豐浜”“絲車浜”“織紗橋”“機坊埭”“棉紗弄”“硝皮弄”可見今日特色產業源遠流長……

  而 “紫竹園”“竹園里”“密竹浜”“菜園下”“果園里”“桃園頭”“花園里”“荷花池”“樹蓬里”“桂花樹下”“水波亭”“十景塘”等地名,簡直就是一幅幅田園牧歌式的即景寫生。更有“一步兩爿橋”——烏鎮東北郊的一個自然村,清光緒《桐鄉縣志》卷五載:“青云橋與望月橋相連如曲尺式,俗稱一步兩爿橋”——村因橋名,橋名村名承載著不盡的鄉情鄉愁,讓人夢尋再三……

  當我們十分在乎并盡力展示桐鄉、烏鎮、濮院、石門、崇福等相對的“大地名”之風采時,真不能冷落甚至遺忘了那一個個曾經活生生的“小地名”,無論是為了傳承歷史文化,還是為了打造今日的文化輝煌。

  (說明:本文列舉的地名,均為現今桐鄉市域范圍實際存在或曾經存在過的地名,詳見《桐鄉縣地名志》1989年版。)

  ○王士杰 嘉興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桐鄉市名人與地方文化研究會會長。

桐鄉發布官方微信
桐鄉時間官方微信

相關新聞:

【 桐鄉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