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在线观看不卡高清免费-日本视频中文字幕-日本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首頁 熱點 人文 教育 視聽 公告 概況 健康 財經 掛號 攝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文桐鄉>文學

輔廣,桐鄉文教的開山大儒

2023-04-19 16:22   來源:    作者:    編輯: 沈樹明 發表于:  浙江桐鄉

圖片

  輔廣(約1145—約1220),字漢卿,號潛庵,學者稱傳貽先生,崇德(今浙江桐鄉)人,祖籍河北趙州(今趙縣)。

圖片

△輔廣

  他可以說是桐鄉文教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人物,后來成為孔廟的七十七先儒之一,也就是說,不論是崇福的孔廟還是全國各地的孔廟,當年都有輔廣的牌位。他是朱熹的嫡傳弟子,與朱熹大弟子、女婿黃榦并稱“黃輔”。他的一生,最值得稱道的是能在關鍵時刻不避危險,追隨老師。

   南宋慶元元年(1195),宋寧宗登基不久之后,發生了一場重大的政治風波。一代名相、出生于桐鄉洲泉的趙汝愚被罷相。新上臺的權相韓侂胄,特意立了一個“偽學”的名目,清洗朝野正直之士,史稱“慶元黨禁”。大儒朱熹(1130—1200),成了被打擊的主要目標,因為他原本就是趙汝愚推薦的,又是道學領袖,所謂“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

圖片

△朱熹

  此時的武夷山南麓,一片冷冷清清。與蘇東坡一樣,朱熹感嘆人生的時候,也會作一曲《水調歌頭》,上闕有句說:“誰知天路幽險,倚伏互相酬。”天路的幽險,福禍的倚伏,也算是領略到了。再看下闕,似乎很瀟灑:

 鴟夷子,

成霸業,

有余謀。

致身千乘卿相,

歸把釣漁鉤。

春晝五湖煙浪,

秋夜一天云月,

此外盡悠悠。

永棄人間事,

吾道付滄洲。

  “鴟夷子”,也就是春秋時期的越國名臣范蠡(前536—前448),他助越王勾踐(?—前464)成就霸業之后,早就知道“狡兔死,走狗烹”,還有余謀泛舟五湖,最后成為巨賈。人的一生,也只有大夢醒來的時候,才會想起范蠡,此時竟然成了“致君堯舜”、進取心極強的朱熹羨慕的對象,似乎也唯有“春晝五湖煙浪,秋夜一天云月”,才是值得擁有的,“此外盡悠悠”。于是朱熹決定,“永棄人間事,吾道付滄州”。事實上,一心想要“致君堯舜”的朱熹,從都城回到武夷山腳下的一個小沙洲,其心境之孤寂,亦可想而知。

  “寂寞沙洲冷”。然而,就在此時,在臨安剛剛認識的士子輔廣,卻帶著他的堂弟輔萬,一路追隨而來,這讓朱熹好不感動。因為在黨禍之下,對于“黨魁”朱熹,士子們都是唯恐避之不及。《宋史》與《宋元學案》里都說,有的人“更名他師”,不認朱熹這個老師了;有的人“變易衣冠,狎游市肆”,暫且躲避一下鋒芒再說了。只要稍知時勢的人,便會知道,凡被打入偽學、偽黨之列,就會永無出頭之日。也就只有像輔廣這樣的人,那是真心為了求學,才會一旦認定朱熹必是一代大儒,也就義無反顧了。事實上,輔廣后來科考失敗,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他一到武夷山,就被打入了另冊。

   就在前一年,也即紹熙五年(1194),朱熹擔任煥章閣待制兼侍講,曾在臨安講學約兩月,于是輔廣前往拜師受學。朱熹在《答輔漢卿》中說:

   漢卿身在都城俗學聲利場中,而能閉門自守,味眾人之所不能味。

   一見輔廣,朱熹就稱贊他的不同流俗,潔身自好。當時還沒有發生黨禁事件,但人的品格還是天生的,在眾多的士子之中,輔廣從不擁擠于聲名利祿的場所,不愛俗學,而愛道學,能夠在關鍵時刻閉門自守,實在是非常難得,已經給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朱子語類》卷七八,有一條就是輔廣在臨安之時,向老師朱熹問學的記錄。輔廣問《尚書》里的名言“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是什么意思,朱熹回答說:

  凡事有一半是,一半不是,須要精辨其是非。惟一者,既辨得是非,卻要守得徹頭徹尾。惟其如此,故于應事接物之際,頭頭捉著中。惟精是致知,惟一是力行,不可偏廢。

   “惟精惟一”,就是強調一個人要懂得明辨是非,學會明辨是非之后當然還不夠,還要講求是否守得住自己。“頭頭捉著中”,是說在待人接物的時候,能夠把握中道;“徹頭徹尾”,是說知與行必須合一。朱熹的回答,似乎有點未卜先知的味道,或者可以理解為因材施教。

  輔廣一生的特點就是守得住,“徹頭徹尾”的守得住!

  后來輔廣兄弟負笈入閩,在朱熹的滄洲精舍,聽講了三個多月,方才心滿意足地回到臨安。朱熹得此獨立不懼的弟子,也是極為贊嘆:

   當此時,立得腳定者甚難,惟漢卿風力稍勁。

   輔廣在書院的時候,師徒之間的日常生活,是怎樣一種情景呢?輔廣本人的記載較為簡略,但是可以參考《朱子語類》卷一〇七,輔廣的另一同門王過的記載。大體意思是:

   老師朱熹,每日都能早起,而弟子們則更早,還要一同守候先生出來。登堂之后,老師領著弟子們,列隊拜香,然后又登閣拜先圣孔子像,方才坐在書院中接受弟子們的拜揖。早餐之后,弟子們向老師問學,請教之后則各自讀書。

  就在輔廣去武夷山的時候,他的朋友陳善寫詩相送:

   聞說平生輔漢卿,武夷山下啜殘羹。

   所謂“殘羹”,指的正是朱子之學,此時已被全面否定,誰還愿意冒著生命危險去呢?所以黃宗羲說這兩句詩:“言其用志艱苦也。”

     再說輔廣的守得住,還要看黨禁解除后。恰逢南宋朝廷與金兵議和未成之際,有人提出,請輔廣前往金國。輔廣就以“考亭諸生,老不稱使”而固辭,考亭指的就是朱熹,朱熹晚年就住在建陽縣考亭鎮,他的學派也被稱為考亭學派。至于輔廣的“固辭”,也是繼承了老師朱熹、好友陳善反對議和、主張抗戰的精神。

  從武夷山回到臨安,輔廣常常在太學之南講學授徒,傳播朱熹的道學思想。“同志之士相與質疑問難,戶外屨滿”,前來問學的士子太多,只能脫了鞋子,席地而坐。在這些士子之中,受到輔廣影響最深的,應當就是南宋后期的理學名臣魏了翁(1178—1237)。魏了翁與輔廣,都在《宋元學案》之中列有“專案”,他在故鄉四川蒲江筑有鶴山書院,也就將輔廣所授的朱子學,傳播到了當時儒學還不太發達的四川地區。

圖片

△輔廣著作

  輔廣的著作,共有三種為《四庫全書》所著錄。《詩童子問》是他唯一完整保存下來的著作,《四庫提要》說此書“羽翼《詩集傳》,以述平日聞于朱子之說”,當在朱熹《詩集傳》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詩經》奧義。

  輔廣還編輯了《晦庵先生語錄》與《朱子讀書法》。前書是輔廣聽聞朱熹講學的記錄,共計四百八十多條,后來黎靖德版《朱子語類》一百四十卷,其中的一百多卷都收錄了輔廣所記的語錄。后書其實更為重要,《朱子讀書法》最早由輔廣根據朱熹語錄匯編而成,后來張洪、齊熙在輔廣本的基礎上擴展成為四卷本,包括: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這“六條”有機組合而成為一個完整的讀書進業的過程。

  輔廣另外還著有《論語答問》《孟子答問》《四書纂疏》《六經集解》等,可惜都已經亡佚,今人從《四書大全》等典籍中輯佚部分,加上前二書匯編為《輔廣集輯釋》。輔廣講學,多有自己的人生感悟,比如講解《孟子·生于憂患》時說:

   人不經憂患、困窮、頓挫、摧屈,則心不平、氣不易,察理不盡、處事多率。故謂人若要熟,須從這里過。

   輔廣晚年,回到崇德縣城,修筑傳貽堂,取“傳之先儒,貽之后學”之義。講學不輟,弟子眾多,于是而有“潛庵學派”。傳貽書院,則緣起于崇德士人對于輔廣的紀念,咸淳五年(1269),知縣家之柄主持重修傳貽堂,并改稱傳貽書院。到了明代,還有舉人張玙作詩說:

   仕優講學辟崇基,經閣云樓燦陸離。

  地占青陽溪上勝,人遵白鹿洞中規。

   傳貽書院燦爛樓閣,瑯瑯書聲一直傳至城東的青陽溪畔,朱熹白鹿洞書院的學規則從輔廣開始,一直都是為學子們所遵守。從此之后七百多年,弦歌不絕,直到清末書院改制而成為石門縣學堂,也就是現在崇德小學的前身。

圖片
  “風雅桐鄉”欄目持續征稿中,期待您的投稿。詳見《桐鄉發布》征稿 | 風雅桐鄉,邀您一起讀懂這片土地

桐鄉發布官方微信
桐鄉時間官方微信

相關新聞:

【 桐鄉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