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君蓮
也許是江南水鄉可吃的東西多,正經可以上桌用來吃的野菜品種并不多,最常見的就是薺菜和馬蘭頭。
立冬剛過,清早的菜市場里,就會有老太太拿出一大竹籃的薺菜或馬蘭頭來賣。路過的人總是忍不住蹲下來翻弄一下,看看有沒有黃葉什么的,買上一點帶回家。
賣的薺菜是新鮮的,但馬蘭頭卻不同。有些攤頭上,賣的馬蘭頭有生有熟。老太太拿起焯過的馬蘭頭,拳頭大一團,跟你說:“放點筍絲、香豆腐干炒炒,好吃來?!?/p>
用馬蘭頭來當小菜,我家會做兩種:筍絲豆腐干絲炒馬蘭頭、涼拌馬蘭頭。不管哪種法子,馬蘭頭的清香都會讓人口齒留香,回味悠長。
而薺菜的做法比馬蘭頭更多。因為薺菜沒有馬蘭頭柔嫩,所以一般江南人家把薺菜當熱菜用,很少用來涼拌。最常見的是筍絲豆腐干炒薺菜、薺菜肉嵌油豆腐、薺菜餡大餛飩、薺菜蛋餃(也叫蛋夾子)、薺菜面條。如果在家吃火鍋,端上一盤翠生生的薺菜,火鍋里一燙一涮,葉綠梗青的薺菜讓你眉毛都要鮮掉。
薺菜深秋初冬時節最嫩,而馬蘭頭則要到一開春,才會從地里冒出來,青蔥一片。
挑薺菜馬蘭頭,一個“挑”字,相比于“挖”,更為秀巧。挑薺菜馬蘭頭,多用剪刀,是個精細活兒。
去挑薺菜的那天,微風不燥,陽光也正好。我來到那片離小區不遠的菊花地邊,低頭尋找田壟間長出來的薺菜。
我低頭開始在田邊地頭尋覓。能挖的薺菜可真不少,不一會兒,馬夾袋里就有了分量。一路沿著田壟尋覓,猛然間,我聽到不遠處有 “嗒嗒嗒”的聲音,抬頭一看,對面有采菊人正在忙碌。
采菊人是個六十開外的老頭子。他動作麻利,雙手上下飛舞著將一朵朵胎菊采下,很快,手里就滿了,順手放在系在腰間的小竹簍里。嫻熟的動作,讓我想起了《采茶舞曲》中的歌詞。
見我看著他采菊沒吭聲,他就主動問了我一聲:“挑薺菜?”我連忙點了點頭?!熬栈ǖ乩锼j菜多來,交關(很多)人來挑過?!?/p>
見他與我搭白,我也禮貌回應:“在家沒事,出來松松筋骨。”又說,“長遠沒挑薺菜了,蹲落去有點吃力。”
也許是菊花地里四周無人過分空曠的緣故,他一直跟我扯著閑話:“現在的人真是,生活好了,野菜賣的巨來。老底子生活困難的辰光,吾拉娘老是把各種野菜摻進糠饃饃里,薺菜還可以吃吃,其他的那叫一個厭啊!”老頭子嘆了一口氣又說,“現在好了,野菜都變得高檔時髦了,都進飯店了。”話音剛落,他又說,“我小時候吃野菜吃傷了。你街上人吧?”我說:“是?!?/p>
他看了我一眼:“街上人沒吃過苦。以前采菊花那叫一個苦啊!起早落夜在菊花地里,有時還有雪白的霜,手指頭都要凍掉了?,F在好了,賣胎菊,不用等菊花開挺,統一收購,不用自己操心,壞天氣也不怕了?,F在這個時代真叫好?。 ?/p>
見我只是點著頭聽他講話,仿佛意識到自己唐突,他憨憨地說了句:“采菊花采得時間有點長了,沒人與我說話?!闭f話間,他就又加快了手中的采摘速度?!班钡穆曇羯肥呛寐?。
陽光曬在身上暖暖的,田野里都是泥土的清香。我想為老人家所說的好時代寫一首詩。
○董君蓮 桐鄉市戲劇家協會、女作家協會會員。有大量的小品、劇本、歌詞等作品發表在省級以上刊物并獲獎。著有《七月的陽光》。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