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在线观看不卡高清免费-日本视频中文字幕-日本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首頁 熱點 人文 教育 視聽 公告 概況 健康 財經 掛號 攝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文桐鄉>文學

征稿 | 風雅桐鄉,邀您一起讀懂這片土地

2023-02-22 08:42   來源: 來源:桐鄉發布    作者: 來源|《風雅桐鄉》欄目編輯部   編輯: 沈樹明 發表于:  浙江桐鄉

  東經120°54'、北緯30°64'是她的地理點位,727平方公里是她的地域面積。蘇杭中央、梧桐之鄉,桐鄉這座江南小城歷經7000多年的歲月滌蕩,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留住歷史文脈不僅是為了傳承文化、延續歷史,也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因為,一座城市基于文化的優勢,是其最根本、最難以替代和模仿、最持久和最核心的競爭優勢。

圖片

  如今,隨著讀屏時代的到來,我們需要為桐鄉歷史文化的傳播打開電子端的窗戶。我們思考的是,如何讓陳釀的文化老酒裝進新的閱讀罐中?如何讓典籍中的語言走出樓閣?如何讓文化不設檻、歷史不枯燥,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出現,以嶄新的視角呈現,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傳播……關于這些,我們責無旁貸。

  基于此,今年3月,桐鄉發布將推出“風雅桐鄉”專欄,邀請你們執筆暢言,把桐鄉的文化元素、歷史名人“請出來”,與時代“談談心”。希望透過你們的文字,進一步解讀桐鄉的文化內核 ,為市民奉上一道屬于這片土地的風雅大餐。

  我們需要怎樣的內容?

  以風雅桐鄉為主題,舉凡桐鄉歷史進程、人文精神、文教成就、名人事跡、文學藝術作品、古籍著述、文物檔案、民俗風情、名勝古跡、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在回眸和呈現歷史文化的同時,充分關注新時代桐鄉的新風貌、新亮點、新成就。文章風格清新自然,內容具有時代意義,求短、求實、求新,宏觀把控,具體落筆。文體以散文隨筆為主,字數2000字左右,附配圖3張左右。

  征稿對象:本市文史愛好者及關注研究桐鄉文化的各地人士。

相關報酬:稿件一經錄用,報酬從優。

  投稿及相關要求:

  1.稿件署名作者應為合法著作權人,文責自負。

  2.凡在“風雅桐鄉”專欄發表的作品,專欄擁有其專有出版權、匯編權、網絡傳播權及轉授第三方使用權等相關權利。

  3.編輯部實行來稿多級審核制度,編輯可對來稿進行必要的刪改,不接受刪改的作者請在投稿時注明。

  4.文末注明姓名、聯系電話、詳細通訊地址,并附個人照片和百字以內個人簡介。

  5.本刊只接受電子稿,請以word文檔附件提交,文檔主題注明“作者+題目”,投稿郵箱:1958790679@qq.com

  聯系人:黃薇、陳亞萍

  電話:0573-89399340

  聯系地址:桐鄉市環園路578號桐鄉市傳媒中心21樓

圖片

      我們的目標是什么?


  這個欄目之所以取名為“風雅桐鄉”,是在我們看來,讀懂了“風雅”二字,或許就能讀懂桐鄉。

  風雅,蘊藏在歷史的傳統、文化的基因里。

圖片

△羅家角遺址

  7000多年前,羅家角遺址上的一粒稻種,為我們了解人類文明曙光打開了縫隙,也讓桐鄉記憶追溯至了新石器時代。從刀耕火種跨越至數字經濟的千年間,一代代桐鄉人在歷史的長河里扎下了繁茂的文明根系,也留下了眾多文明古跡。

  據統計,桐鄉境內目前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28處,千年以上古鎮7個,古村落35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1處,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項、省級考古遺址公園2處……這些風雅的種子,無不見證了桐鄉的足跡和變遷。

圖片

△大運河

  風雅,凝結于個體高尚的情操、深厚的情懷中。

  悠長的運河水從隋唐緩緩流淌至今,默默影響著流域百姓的生活方式,也塑造出流經之地的文化性格。一代代桐鄉兒女,賦予了這方土地特有的靈性;一個個時代人物,塑就了這個家園的精神內核。

  桐鄉人文淵藪,古代有趙汝愚、輔廣、張履祥、呂留良等碩彥名儒。進入近現代,更有一代文學巨匠茅盾,漫畫大師豐子愷,金石篆刻家錢君匋,攝影家徐肖冰,紅軍女將領張琴秋,國際問題專家金仲華,中華書局創始人陸費逵,當代作家、畫家木心等文化名人。他們貫穿于各自領域,鑄就了一個個輝煌,是風雅桐鄉風景線上一個個閃亮的“景觀節點”。

圖片

△茅盾故居

  風雅,更塑造了一座城市優雅的氣質、昂揚的精氣神。

  吳風越韻猶存,名人先賢薈萃、人文資源豐富、底蘊積淀深厚,成為桐鄉塑造城市精神、培育城市氣質、豐富城市內涵的文化基因。

圖片

△第九屆烏鎮戲劇節

  如今在桐鄉,點滴文化星火散落在你想不到卻遇得見的地方,各種“文化小食”出現在我們觸手可及的地方。家門口看下鄉大戲,免費進圖書館聽講座、入城市書房閱讀,去烏鎮戲劇節感受小鎮的“文化復興”,去博物館、文化館、非遺館打卡……無論身處城市還是農村,桐鄉人都能切實感受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的水乳交融。

圖片

△伯鴻城市書房

  中國民間藝術(漫畫)之鄉、中國書法之鄉、中國攝影之鄉、中國排舞之鄉、中國文學之鄉、中國·新戲劇之鄉……這個昔日以弄稻侍桑聞名的江南水鄉,如今正向文化繁榮的創意新城邁進,也讓“風雅桐鄉”有了更為清晰的注腳。

圖片

  “風雅桐鄉”欄目,盼您采擷7000年文脈中的點滴,共同勾勒出風雅桐鄉的精神家園。

桐鄉發布官方微信
桐鄉時間官方微信

相關新聞:

【 桐鄉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