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在线观看不卡高清免费-日本视频中文字幕-日本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首頁 熱點 人文 教育 視聽 公告 概況 健康 財經 掛號 攝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文桐鄉>文學

桐鄉米酒,江南的甜

2022-12-09 09:31   來源: 桐鄉發布    作者: 中心記者 莊菲菲   編輯: 沈劍慧 發表于:  浙江桐鄉

  有一種幸福叫生活在桐鄉。能喚醒鄉愁記憶的,不只是熟悉的風景,更有那忘不掉的“家鄉味”。“桐鄉風物”欄目,聚焦桐鄉獨具特色的風物特產,帶你尋找記憶里的“桐鄉味道”。


  天一冷,桐鄉人的酒甏就香了。

  “奧坤泉,米酒好搭了”“今年的新米酒有了沒”“我先預訂兩壺”……這段時間,洲泉鎮湘溪村“釀酒大戶”胡坤泉手機上的呼喚聲此起彼伏,隨著數九寒天的到來,桐鄉人為期兩個月的“米酒時間”也轟轟烈烈地拉開了大幕。

  米酒,一種由蒸熟的糯米加酒曲發酵而成的傳統飲品,舊時稱“醴”,在桐鄉一帶的方言中又被稱為“土搭酒”,大抵與農戶自釀自飲的習慣有關。

  晚稻收獲后,農忙也正式告一段落,農戶開始閑下來,為即將到來的年節做準備。此時天氣也開始變冷,加上家中也有了新收獲的糯米,自然成了搭米酒的最佳時機。

圖片


  桐鄉幾乎家家戶戶搭米酒,其中還有不少搭出了名氣,如開發區(高橋街道)迎豐村的金師傅、亭橋集鎮的馬師傅,崇福鎮灣里村的謝師傅,還有開頭提到的胡師傅。他們大多六七十歲的年紀,平日里自己就愛喝上兩口,因著“白酒貴,而米酒成本輕,只需搭點工夫”的原因,苦心鉆研米酒釀制這門手藝,久而久之也就在方圓幾十里內搭出了名氣。

  米酒的原料為糯米、酒曲、水三樣,入口清甜,散發著令人微醺的糯香,老幼婦孺皆愛。但若就此把它當成飲料小瞧了,那多半會在上面出了洋相。不同于橫沖直撞、上來就給你三分顏色的白酒,好上口的米酒像極了溫柔刀,不打眼卻刀刀要人性命。也正因此,即便是老吃酒的,在米酒上栽了跟頭的也并不少見。

  桐鄉人對米酒的喜愛大多是“季節限定”的,集中在小雪到過年這兩個月。試想在濕冷的冬季傍晚,燙上一壺熱騰騰的米酒,一杯下肚,甜蜜蜜、辣乎乎,一口寒氣呼出,從頭暖到腳,那么冬夜即便再過漫長,只要有米酒相伴,也就不覺得難熬了。

  除了自飲解饞,米酒還是年節里一道不可缺少的年味。正月里,親朋好友上門,飯桌上拎出一壺自家新釀的米酒,就是最熱鬧的時分。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倒上一杯嘗嘗,咂摸一番味道后還要點評上幾句,若能得到幾句夸贊,那對主人家來說可是最自豪的時刻了。

  除了用來招待親朋好友,米酒還能在做客時派上用場,在那個物資并不充裕的年代,一壺自家釀制的新米酒堪稱最拿得出手的伴手禮。

圖片

  每年一到小雪節氣,湘溪村里的一間老屋就開始飄香了,這意味著,胡師傅一年一度的搭米酒時間正式來臨,在接下來兩個月的時間里,四五千斤新糯米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轉化成桐鄉人最愛喝的米酒。

  當然,在正式搭米酒前,還是有不少準備工作要做。先是選一個晴好的日子從鎮上買回酒曲,回家研磨成細粉后在陽光下晾曬幾個時辰,再趁著晾曬的空檔,將去年釀酒季結束后趴下的酒缸翻轉過來,至此,萬事具備,只等氣溫降至7℃以下即可正式“開工”。

  輪到搭米酒的日子,胡師傅必須從清晨就開始忙碌。碾米是第一道工序,為了給浸米留足時間,必須一大早就載著前一天從種糧大戶處買來的新糯米趕赴鎮頭上。碾米只需兩回,碾成糙米即可,在他近30年的釀酒經驗里,糙米釀制出來的酒更清,口感更醇。

  接下來就是浸米,將碾好的糯米放在斗里沒入缸中,浸上十個鐘頭,稍短一點都不行,算是一道相當考驗耐心的工序。等夜幕拉開,糯米正好浸足十個小時,瀝干之后,最具儀式感的蒸煮環節也將隆重登場。


圖片


  糯米被放在半米高的木質蒸桶里,架在土灶上大火蒸,蒸桶下的鐵鍋中放滿水。糯米蒸煮最講究火候,水燒開后再等20分鐘即可出爐,整個過程50分鐘剛剛好,此時米飯亮晶晶,既不軟爛也不夾生。為了不讓蒸汽流失,一般會在蒸桶與鐵鍋之間圍上一圈毛巾,并在蒸桶的開口處蓋上一層塑料膜,用布條扎緊后再蓋上厚重的木蓋。




  記憶里的糯米香味總是伴著繚繞的水汽。我坐在灶口,爐膛里的火苗映得臉通紅,奶奶圍著圍兜,在灶臺上不停忙活著,大鐵鍋“滋滋”地冒著水汽,將不大的灶間氤氳得仿佛人間仙境。

  為了避免酒曲中的活菌因高溫失去活性,在熟糯米正式入缸前,還有一道沖涼工序。用兩根木棍將蒸桶架空,讓流動的冷水淋下,等到糯米不燙手即可翻入酒缸 。

  隨后就是關鍵的拌酒曲環節。為了讓糯米充分接觸酒曲,胡師傅會在正式拌酒曲之前將糯米全部翻松。翻糯米可是個力氣活,整個人埋進偌大的酒缸中,脖子漲得通紅,臉上卻是掩飾不住的喜悅。在農家的傳統觀念里,搭米酒可是豐收年的象征。

  拌好酒曲后,還要將糯米壓實,再挖出一個酒坑,然后蓋上稻草編的藤蓋頭用以保溫。接下來的一切就交給時間,在溫度和菌子的通力合作下,米將轉化為糟,醞釀出一缸撲鼻的芬芳。

  米酒的轉化并不止發生在酒缸中,即便在出缸入甏后,米酒的轉化過程也從未停止。

  四五天后,胡師傅釀制的米酒迎來了出缸,馥郁的酒香從老屋飄出,沿著鄉間小道飄向幽深或遙遠,一直來到食客的舌尖上。初出缸的米酒酒色乳白,略顯渾濁,但入口甜津津,為大多數年輕人所喜愛。在酒甏中靜置七八天后,雜質沉淀完畢,酒色澄澈透明,入口略辛辣,成了上了年紀的資深酒客的最愛。


圖片


  米酒喝了,剩下的酒糟也不能浪費,做成美食又能獲得二次生命,光是從這點上,桐鄉人對美食的極致想象力和勤儉節約的品格就可見一斑。

  在桐鄉的美食江湖里,一直流傳著酒糟的“傳說”。酒糟魚,酒糟蝦……凡是腥氣東西,皆可以酒糟入菜,味道極鮮。在這里,酒糟代替了香油、老姜、黃酒、醬油,既可省下銀子,還平添一番風味。如今,家中只要燒酒糟魚,魚是沒人吃的,酒糟卻被薅了個精光。

  自從賣酒賣出了名氣,胡師傅家的酒糟也被惦記上了,每年一到這個時候,賣魚的販子就會上門求購,賣魚的時候順手送一把酒糟,生意能好上不少。

  當然,無論是作為一到清甜可口的飲品,還是作為一劑不可或缺的調味料,米酒早已深深刻入桐鄉的美食基因,在千年的時光中,在與人的相處中,悄悄馴服了每一個人的味蕾,成為桐鄉人舌尖上不可或缺的味覺記憶。

桐鄉發布官方微信
桐鄉時間官方微信

相關新聞:

【 桐鄉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