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人分街上、鄉下。街上小人不生烏花毛,沒有黃膿鼻涕,聽見汽車喇叭響也不嚇;鄉下人少見多怪,有街上人到湘漾里來做客,大家便去看,喉嚨不敢響,回來就說:街上人到底弗一樣,白凈得來!
狗也一樣。街上狗見多識廣,此心到處悠然,見了生人不叫,看也懶得看。湘漾里,鄉下狗,一世活在熟狗社會里,沒見過世面,一看見陌生人就叫個不停,倘若逢著老實人,狗便越叫越兇,一只叫了,全村的狗都跟著叫,老子說“雞犬之聲相聞”,說的就是鄉下。
我的村子湘漾里,是正宗的深鄉下,俗話所謂“狗弗拉屙的地方。”是也,不過老底子卻做過鄉公所,老人們常說:“阿拉村坊老底子也是街上,差一點做了縣政府,比大麻街上好得多哩!”照鳳仙娘娘的說法,湘漾里從前跟杭州城里一樣。我生也晚,不及見此繁華,小時候,偶爾到大麻街上去,特別想看看街上人的樣子,看了幾通,總覺得看不夠,此與大人們到杭州城里載糞,順便看外國人一樣,稀奇子。
從前,街上人確實與鄉下人不同,皮膚要白凈許多,衣裳也齊整,說話的腔調也好聽,老遠看見,就分得出。我小時候,不大去大麻街上,怕失向,去臨平,更怕。建強到街上去,看汽車,汽車開過,他要追著跑,聞尾氣,一邊聞,一邊還同松華招手,喊:“真香,真香,快來聞呀!”
早先年,街上人吃香,鄉下姑娘嫁到街上,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娘家人不僅“從此站立起來了”,眼睛也高了,喉嚨也響了,二郎腿也架起來了。軍師杏仙的孫女,嫁給了街上的瞎子寶坤,從此,杏仙見了村坊上人,就不大認得的,非要人家先叫她,她才想得起來。鳳仙娘娘曉得了,眼熱,罵自己的孫女不爭氣。但人家說起軍師杏仙的孫女,鳳仙娘娘就說:橫弗長遠格,長遠弗來格,總要劈婚哩,儂叫看著好了。
街上男人家,不會做光棍,瞎子、木大,都有女人家喜歡。鄉下小伙子,討著個街上姑娘,相當于討著了公主,光宗耀祖。鳳仙娘娘的孫子,同街上女人找對象,鳳仙娘娘本來懶,從此日日起早掃地、燒早飯了,頭也梳得稍微齊整起來,再不見有柴草插在頭發里了。可惜后來散了,鳳仙娘娘一邊燒飯,一邊罵響人:“爛貨,害吾白白勤謹兩個月。”
湘漾里隔壁的一個村坊,曾有一個美女,大家都贊她是“觀世音菩薩下凡”,后來嫁給街上的“藥罐頭”,村里人皆贊她有福氣,有說:“伊前世肯定是觀世音菩薩,不然的話,如何能嫁到街上去?”美女本來極是一個客氣、本色的人,自從嫁到了街上,每回娘家來,則連鄰舍隔壁也不認識了,看見涼櫥里的蟑螂、螞蟻,嚇得渾身發抖,點著說:“這是啥東西?叫啥?哦,真不衛生!”
吾鄉大麻,便是與街上接近的幾個村,近水樓臺,小年輕到深鄉下找對象,也方便多了。金娘娘的女兒嫁到近著街上的村子,她在自己村里就常說:“阿拉女婿是街上人!”有一通大熱天從女兒家回來,一路上遇見熟人就沖上去說:“阿拉女兒屋里墻上裝了只箱子,沖出冷氣來,比電風扇好得多哩!阿拉女兒講,冬天會沖出熱氣來個,真叫好,真叫好!到底做街上人舒服呢!”
村坊上有暴發的,為自己的兒子買了街上戶口,逢人就說,整整說了幾年,一直說到街上戶口不值錢了為止。如今到鄉下去,狗也比幾十年前的街上人見多識廣,見了陌生人,懶得叫了。狗變了,人也變了,這幾年,街上人甚至城里人多有到鄉下來買房子住的,不禁想起小時候,母親常說“讀書用心點,大起來做街上人”,幸虧,我沒有用過心。
○郁震宏 桐鄉大麻人,曾在中華書局、浙江古籍出版社任編輯,現為《大麻鎮志》主編。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