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棒冰!”一聲悠揚的叫賣聲,包裹在清涼的夏風中,漫過一條農村的泥路,鉆進了我的耳朵。我把頭往門口靠了靠,剝毛豆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聲音越來越近,繼而停頓又忽然遠了,我迅速放下手中的毛豆,飛奔出去,和其他趕來的小伙伴一起圍住了這個聲音。
一輛舊三輪,載著一個陳舊的木柜,上面蓋一塊白紗布。一個穿米白襯衫的老人在眾多期盼的眼神下,慢悠悠打開了木柜。一股涼意頓時撲面而來,孩子們下意識張大了嘴巴。我們手里捏著皺巴巴的紙幣,揚著手,喊:“我要赤豆棒冰,我要綠豆棒冰!”老人微笑著,不緊不慢,掀開包裹著棒冰的那層厚棉布,從整齊擺放的棒冰里取出相應的品種,遞給早已垂涎欲滴的孩子。然后,悠然接過紙幣,蓋好厚厚的棉布。
棒冰種類不多,多是赤豆棒冰、桔子棒冰、綠豆棒冰、棗子棒冰。奶油棒冰也有,更貴。一天一根棒冰,是孩子們夏天的標配。撕開薄薄的印花紙,一口咬下去,是炎炎夏日里最好的安慰。棗子棒冰融化快,棒冰水慢慢流到手心時,得猛嘬一口。我總要吃到一半多,才去舔中間的棗子。這是棒冰的靈魂,香氣全由它支撐。綠豆最小巧,融化得最慢,仿佛不怕熱,可以慢慢舔。吃到一半,棒冰的冷氣還在往上冒著。只有兩三個買得起奶油,其他小伙伴看著人家嘴角淌下來的奶油,饞得很,一時都沒瞧見自己那根赤豆棒冰正在快速地往下滴。記憶中,奶油棒冰那饞人的香味對童年的我們來說,沖擊太強烈了。
有的吃得慢,棒冰化得快,孩子可急壞了,吸溜了這邊,那里又流下來,顧此失彼,引來一陣哈哈大笑。
賣棒冰的聲音,一天會響起兩次,有時早上的我錯過了,下午就時刻豎起耳朵聽。午后蟬噪的掩映下,整個鄉村平靜地打盹,我也躺在涼席上安然地午睡。“哎——”的一聲陡然出現,打破了我的美夢。我“騰——”地爬起,下意識奔下樓,追了出去,等不及“棒冰”兩個字出口。為了一根棒冰,我在烈日下奔跑,耳邊的知了聲呼嘯而過。有時追出去很遠,大喊著把“哎,棒冰”的聲音都壓沒了。然后,賣棒冰的老人停在了樹蔭下。我滿臉通紅,露出了笑容,汗水不停往下滴。
炎炎夏日,孩子沒有吃棒冰仿佛就不算過了一天。賣棒冰的老人往外騎,吃著棒冰的孩子往家走,構成我童年夏日的難忘片段。雖然互不相識,但孩子和賣棒冰的老人好像約定好了一樣,在第二天的某一刻,因為前者熟悉的吆喝聲,互相越走越近。
○姚孝平 開發區(高橋街道)人,自由職業,愛好寫作以農村為題材的散文和評論。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