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在线观看不卡高清免费-日本视频中文字幕-日本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首頁 熱點 人文 教育 視聽 公告 概況 健康 財經 掛號 攝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文桐鄉>文學

地方書寫的公共意義

——讀俞尚曦《三千里路船和櫓》
2022-04-21 09:10   來源: 今日桐鄉    作者: 王 凈   編輯: 金悅歡

  俞尚曦,早年插隊農村,躬耕隴畝,時逾十載。回城后曾執教中學語文。1985年迄今,從事地方志編纂三十余年。

  俞尚曦先生的《三千里路船和櫓》由其老友鐘桂松先生作序,女兒俞正澍寫跋,于2020年夏天出版。

  書分三章,分別是“鄉情正濃”“此情可待”“往事如昨”。首章聚焦其故鄉洲泉,特別是南泉村獨圩廊,梳理歷史演變,鉤沉鄉邦人物。次章著筆家族師友,述往事,憶親情。尾章傾墨于個人經歷和見聞,感身世,慨浮沉。

  書名曰《三千里路船和櫓》,“三千里路”非為實指,極言路程之遙;“船和櫓”意指作者插隊時期的船民生涯。以此為書名,似乎略與書中內容相違,因為作者的船民生涯均寫在尾章,首次兩章與船民經歷相去甚遠,分別是懷念故土和回憶親友。既然如此,作者為何以偏概全,執意取名為“三千里路船和櫓”呢?

  我想,個體生命中總有一些關鍵事件,這些人事徹底影響和改變了我們,以至于我們無法忘懷。

  或許那段船民生涯,就是尚曦先生生命中的關鍵事件。他以“三千里路船和櫓”為書名,既見事實,也可見它在生命中的位置和分量,更可體會人生在磨難遠去之后“志以明懷”的意味。

  尚曦先生先后以四篇長文記述了他插隊時,從什么農活都不會做的“眼睛架子”到一名可掌舵行船的船民經歷。女兒正澍也在跋里提及,父親的船民生涯“給予他在往后的歲月里與困難抗爭的勇氣和吃苦耐勞的品質”。

  然而,念及尚曦先生的志書編纂經歷和地方文史專家身份,我想他傾注筆墨細述船民往事的經歷,除了這是個人生命中彌足珍貴的經歷這層原因外,其深意可能在于那段個人經歷是有其時代因素的,因此詳細記錄此一史實,既是在寫個體,也是在寫時代。這和他在地方志編纂中領受的“實錄”精神有關,也和他存史的考量有關。由此,他的個體的、地方的寫作也就具備了公共書寫的意義。

  在我看來,一如國史與方志,就寫作來說,也存兩種情況,一為公共書寫,一為地方書寫。所謂公共書寫,是指超出一時一地而進入國家和歷史視野的寫作。比如陳寅恪的史學寫作和王國維的學術評論,早已進入我們的公共視野,為全民所共享。所謂地方書寫,則指那些致力于地方文史、鄉邦人物的寫作,此種寫作為整理地方文史,延續地方文脈作出了極大貢獻。

  地方書寫和公共書寫是互為補充和影響的。以尚曦先生此書首章為例,他梳理洲泉一地的演變史,不僅寫到北宋南遷有二十余家中原士大夫落腳于此的史實,還寫到了洲泉“千年吳”大家族名人輩出的現象。尚曦先生先后經手整理編纂過《桐鄉市旅游志》《洲泉鎮志》《崇福鎮志》《鳳鳴街道志》《烏鎮志》《福嚴寺志》,又著有《桐鄉書畫篆刻人物》等。得益于尚曦先生對文史的熟稔,他在此章中的書寫雖然落腳于狹小的故土,卻是著眼于寬闊久遠的歷史,他的眼光并沒有受限于地方視角。

  就是在本書的次章回憶親友的部分,以《父親》一文為例,除了親情外,尚曦先生父親的經歷和命運也頗能引起人對時代的感悟。據《石門黌案冊》記載,其父俞琨先生是光緒廿四年秀才。他能詩善文,書專行楷,入過同盟會,早年與陳英士交往密切。1954年遭遇時代變故后,不僅家中藏書悉數盡毀,家庭成分還直接影響了子女的就學和工作。時代巨變和個人浮沉交織的復雜往事,發人深省。

  在書中,那些對故土的深沉之戀和對親友的赤誠之情,也有顯而易見的價值,讓我們能在其中感到人情之暖。如今,當年的苦難已化為生命的記憶和精神的資源。而那寫出的文字,一如鐘桂松先生所說,“寫出了一代人共同的往事和經歷”,這也許就是地方書寫的公共意義吧。

  ○王凈 皖人客浙,語文教師,任教于桐鄉市高級中學。

桐鄉發布官方微信
桐鄉時間官方微信

相關新聞:

【 桐鄉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