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在线观看不卡高清免费-日本视频中文字幕-日本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首頁 熱點 人文 教育 視聽 公告 概況 健康 財經 掛號 攝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文桐鄉>文學

村里人的名字

2021-12-17 09:13   來源: 今日桐鄉    作者: 郁震宏   編輯: 金悅歡

  小時候,湘漾里,和我差不多年紀的人,名字里大多帶一個“建”字,建設、建強、建中、建新、建國、建民、建華,一看就像是一家人,我的一個朋友,干脆叫“郁建”,建什么不要緊,關鍵是要有建字。不帶“建”的,要么叫“中華”,要么叫“中紅”,總管是那個時代的常用詞。

  《論語》里司馬牛說“人皆有兄弟,我獨無”,我小時候,常常感嘆“人皆有建字,我獨無”,特別自卑,抬不起頭來。讀小學的時候,想給自己改個名字,也帶個“建”字,但“新、中、國”都被人家“建”去了,叫我“建”什么好呢?再說,郁建,也有了,沒辦法,無路可想,我還是叫“郁震宏”。

  我父親一輩,名字里倒很少有建字,那時候還按老規矩,親兄弟、堂門兄弟,名字都帶牢,一看就曉得是平輩,以此類推,上下輩亦都能一目了然,百世不亂。到了我這輩,不講究規矩了,堂門兄弟,各自取名,差了三輩四輩,用同一個“建”字。叫建國的,說不定是建強的堂門叔叔,甚至堂門老太公。

  我父親的名字,本來叫“治農”,大隊干部曉得了,說:治就是管,地主人家,還想著管農民,問題很嚴重,要端正思想,應該樹立農業觀點。大隊干部發話了,沒辦法,我父親只好改名“樹農”,不過樹、治兩個字,我鄉下土話讀出來一樣。我后來略微關注一點古代的避諱,是從父親的名字開始的。

  建字,多見于男人家。女人,大多帶個“娟”字,娟、建,土話讀音一樣,我鄉下識字人少,聲音一樣就算是帶牢了,親兄妹,哥哥叫建強,妹妹叫娟妹,常見。一個村坊,因為男的都帶了“建”字,女的,娟妹、娟芬、娟英、娟娣、高娟、愛娟、芬娟,一埭上總有幾個。我妹妹叫“郁群”,跟這個村坊完全不搭界,我小時候,常為自己的名字自卑,也為妹妹自卑。一對兄妹,像是另外一個世界的人。

  湘漾里老一代的,名字叫“念慈”、“子初”、“念劬”、“芹齋”的人,我兒時時常聽得,覺得好聽,但那時他們早已過世了。剩下來的,男人,子發、子根、掌根、根發、發根、掌年、掌財、財發,最多見,大概因為太多了,所以我總覺得不好聽。女人,帶個“仙”字、“娥”字,有的索性叫“仙娥”。其他諸如杏珍、杏娥、杏妹、春仙、云娥、鳳仙之類,我村里都有,我祖母就叫費春仙。

  有名字,算是好的,有的老太太,念佛籃上,只寫“郁門李氏”、“郁門王氏”,只有一個姓,連名字也沒有。人家叫起來,只是“掌財拉格”、“子根拉姆媽”,出家從夫,夫沒從子,還是老底子的規矩。所以我小時候見過的老太太,至今都不曉得她們叫什么。

  男人都有名字,但名字并不一定有人叫,叫綽號的,卻不少。綽號,我鄉下叫“諢名”,蹺子阿五、爛鼻頭阿香、麻皮阿八、癩痢毛毛,一聽就曉得他們各自的毛病,叫了,他們也不生氣。我小時候,諢名也有頗洋氣的,斯大林、赫魯曉夫,湘漾里都有,一聽,像是到了蘇聯。有的諢名叫出了名,自己也忘了本名,癩痢毛毛,本名叫“根發”,小隊里開會,小隊長點名“根發”,沒人應,再點,還是沒人應,癩痢毛毛急性子,火氣大,便喊:根發格狗觸,又做啥去了,開會都弗來!

  ○郁震宏 桐鄉大麻人,曾在中華書局、浙江古籍出版社任編輯,現為《大麻鎮志》主編。

桐鄉發布官方微信
桐鄉時間官方微信

相關新聞:

【 桐鄉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