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在线观看不卡高清免费-日本视频中文字幕-日本视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首頁 熱點 人文 教育 視聽 公告 概況 健康 財經 掛號 攝影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人文桐鄉>文學

看殘菊有感

2021-12-03 09:20   來源: 豐子愷 ·《閑居》·江蘇文藝出版社    作者:    編輯: 金悅歡

  豐子愷先生曾在《辭緣緣堂》一文中寫道:“走了五省,經過大小百數十個碼頭,才知道我的故鄉石門灣,真是一個好地方。”

  豐子愷是桐鄉不可多得的文化寶藏。作為先生的家鄉,桐鄉是豐子愷藝術最好的傳承地,豐子愷元素亦是風雅桐鄉的鮮明標識,桐鄉也早與豐子愷互為印記。

  觀其漫畫,如沐春風,聽其言語,如飲甘泉。俞平伯先生曾評價豐子愷的作品: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本期“名作欣賞”,來賞讀豐子愷先生的《看殘菊有感》。

  近月來的報紙上,菊花展覽會的廣告常常傍著了水災求賑的啟事而并載著。我向來缺乏看花的興趣,對這廣告很抱歉。昨天,偶然路過一處菊花展覽會,同行的朋友說:“這是最后的一天了。我們明年有沒有得看菊花?天曉得!進去看一看吧。”我就跟了他進去看。

  我懊悔進去看了!因為時節已是初冬,那些菊花都已萎靡或凋殘,在北風中顫抖,樣子異常可憐。好似伏在地上的一群襤褸的難民,正在伸手向人求施。又好似送盡了青春的繁榮而垂死的人,使我們中年人看了分外驚心動魄。

  我看了一看,就拉我的朋友一同出來。我沒有從看花受到快樂,卻帶了一種感傷出來。它一路隨伴我,一直跟我到了家里,現在且把我的所感寫出些來,聊抒胸中抑郁之情。

  看花到底是春日的事。雖說秋花也有冷艷,然而寂寞的秋心難于領略,何況殘秋的殘菊,怎不令人感傷呢?幼年時唱西洋歌曲《夏天最后的薔薇》【《夏日里最后的玫瑰》】,曾經興起感傷,而假想這所謂“最后的薔薇”便是菊。這會從殘菊的展覽會里出來,那曲的歌詞—— Thomas Moore 【托馬斯·莫爾】詩的最后幾句特別感傷地在我胸中響著:

  So soon may I follow,when friendships decay;And from love’s shining circle the gems drop away; When true hearts lie withered, and fond ones have flown,Oh,who would inhabit this bleak world alone!【歌詞大意是:我也會跟你前往,當那友情亡;寶石從光環上掉落,愛情暗淡無光;當那真誠的心兒枯萎,心愛的人們都去遠方,誰愿意孤獨地生活,忍受人世凄涼!】

  以看花為樂事的,恐怕只有少年或樂天家。多感的中年人,大抵看了花易興人生無常之嘆,反而陷入悲哀。故我國古代詩人常以花的易謝來比方或隱射人生的易老。古詩十九首中就有這類的詩句:

  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君亮執高節,賤妾亦何為?

  陶潛詩中對此也有痛切的慨嘆: 采采榮木,結根于茲。晨耀其花,夕已喪之。人生若寄,憔悴有時。靜言孔念,中心悵而。

  唐人詩中,我最易想起的是這一首: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我暗誦了這些詩,覺得看菊的感傷愈加濃重了。某詞人云:“春風欲勸座中人,一片落紅當限墮。”今日展覽會里的殘菊,正像這“一片落紅”,對我這霜須的人下了一個懇切的勸告。

  中年以后的人,因為自己的青春已逝,看了花大抵要妒忌它,以為人不如花。這妒忌常美化而為感傷。我細細剖析自己的感傷,覺得也含著不少這樣的心情。記得前人的詩詞中,告白著這心情的亦復不少:

  今年花似去年好,去年人到今年老。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掃。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白發悲花落,青云羨鳥飛。

  但愁花有語,不為老人開!

  沒奈何,感傷者往往逃入酒鄉,作掩耳盜鈴的自慰。故曰:

  日日人空老,年年春更歸。相歡有樽酒,不用惜花飛!

  一月主人笑幾回?相逢相值且銜杯。眼看春色如流水,今日殘花昨日開。

  一年又過一年春,百歲曾無百歲人。能向花中幾回醉,十斤沽酒莫辭貧。

  酒鄉可說是我國古代詩人所公認的避愁處。倘真能“長醉不用醒”,果然是一個大好去處,可惜終不免要醒,醒轉來依然負著這一顆頭顱而立在這一個世界里!

  花終于要凋謝,人終于要老死,這種感傷也同歸于盡。只有從這些感傷發出來的詩詞,永遠生存在這世間,不絕地引起后人的共鳴。“人生短,藝術長,”其此之謂歟?

  來源:豐子愷 ·《閑居》·江蘇文藝出版社

桐鄉發布官方微信
桐鄉時間官方微信

相關新聞:

【 桐鄉新聞網版權聲明 】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