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鐸
搖櫓船停靠在西柵市河
仿佛一些丟失的情感。1300多年前
有人走過這里,將愛深入一片水域
如今,只有橋會記得當時的天空
石板街聽得到沉重回音
每個古鎮都與烏鎮不同
甚至不同于烏鎮人家頂著烏青的瓦蓋
偶爾有雜草,也是上一輩遺失的繡花鞋
風從梁上吹過,散落文字
不僅編成文選,還有一顆木鐸之心
如此說來,烏鎮過慣透明日子
如同東柵轉船彎老宅主人
每日清晨,菜農吆喝聲經過門前
把炊煙當作升起的一朵彩云
風啊,水啊,一頂橋
滄桑都付了東流。唯獨路過的人不知
烏鎮風水,都做了每個婀娜女子的嫁妝
她們在橋頭站立,遂成普普通通的風景
戲 劇
二百多年前曲終人散,如今也不過是一個倒影
洪昇說,長生是一個永不落幕的符號
你方唱罷我登場,每個人都甩甩衣袖
傳遞清風,如今漂洋過海都有了嶄新角色
京杭運河,如此寬闊的舞臺
將茅盾、木心、王會悟……這些鄉賢故事
編成劇本。他們說姑嫂斗智,落下碎屑
帶著反復回味的咸漬,烏鎮人不愛甜
喜歡在菜肴里滴下醬色辣子
這數百上千年的小船掀起浪花
都是女人用心扯開的絲綿
纏住流浪的心,無論行走多遠
風箏從未斷線
有一年,我端坐大劇院一隅
欣賞各種膚色表演。他們行色匆匆
卷起塵土,竟讓我獨自落淚
百米外白蓮,在暮色中默念獨白
輕撫我微愴的心
竟無人知曉
○康涇 桐鄉市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協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曾在《詩刊》《詩選刊》《星星》《詩歌月刊》等報刊發表詩歌。著有長篇小說《青鎮人家》,小說散文集《稻草人》、詩集《50°》等。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錢江晚報今日桐鄉”、“嘉興日報桐鄉新聞”、“桐鄉電臺”、“桐鄉電視臺”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8 市府網: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