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喜正在放爆米花
小時候一到冬天,最盼望的事就是村頭出現放爆米花的老人。一聲“放爆米嘍”,如同有魔力一般,會將村里大多數孩子召喚到一起。爆米花濃濃的香味里,隱藏著多少桐鄉人的童年記憶。
近段時間,曾經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風靡的老式爆米花機,又在桐鄉街頭出現了。在梧桐街道楊家門社區萬嘉中心廣場,每周五、六、日的晚上,有一對70多歲的夫婦,他們依然重復著老底子的手作。如果你在那附近聽到有巨響,那就是他們在放爆米花了。
放爆米的花師傅名叫劉敬喜,初見他時,他穿著深藍色外套、黑色褲子,頭上還戴著一頂呢料帽。他說,自己今年71歲,烏鎮人,放爆米花已經有10多年了。
每天,劉敬喜從車上取下工具、擺好攤位,就開始忙活起來。只見他坐在一個小木凳上,嫻熟地揭開大肚子爆米花機的蓋子,把玉米或高粱倒進去,再把蓋子擰緊,隨即放在爐子上烤。竄起的火苗緊貼著爆米花機,火爐外不時添上一些火石,讓火燒得越來越旺……
“這些放爆米花的工具陪了我10多年了!” 劉敬喜笑盈盈地說,他父親也是爆米花師傅,走街串巷30余年,后來他才從父親手里繼承了這門手藝。
小時候,每到入冬農閑時,父親就會領著劉敬喜去各個村頭放爆米花。沒有固定時間,沒有固定地點,不需要特別的吆喝,只需炸上一鍋,全村人就都知道了。
劉敬喜說,他不是一開始就繼承了父親這門手藝,直到56歲賦閑在家后才開始“子承父業”。
“大家注意一下,要炸了!”大喇叭中傳出吆喝聲,剛才入鍋的谷物已經快要炸了。劉敬喜立即拿個小撣子輕撫兩下爆筒,抓起一根鐵棒,圍觀的人群立馬往后退幾步,用手捂住耳朵,等待激動人心的時刻。“砰”的一聲,一顆顆“白胖胖”的爆米花就“蹦跳”進了一個事先準備好的長袋子里,香甜的爆米花味兒逐漸彌漫開來。
劉敬喜負責炸,他的妻子負責賣,一倒一接,配合默契。熏黑的爐子、熾烈的火焰,彌漫在空氣中的爆米花香味,吸引不少市民前來購買。“我們小時候一般過年時才能吃到這個,那時可是個稀奇貨。”一名父親給女兒講述著他的童年,買了一包剛炸出來的爆米花后,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眼下,零食種類日漸豐富,加上國內外多元飲食文化的沖擊,老式手作爆米花逐漸消失在大眾視野中。
為了提升老式手作爆米花的吸引力,劉敬喜不斷變換著地點,市區的一些民俗活動、集市上經常能看到他的身影。“我最多還能再做兩三年了。”劉敬喜說,如果有人愿意學,他肯定愿意教,希望把這門手藝繼續傳承下去。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