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大事件。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在國際形勢激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步入關鍵時期的如今,學習、回顧這段歷史,能為我們注入前行的力量。近日,中國近代史專家汪朝光老師做客伯鴻講堂(桐鄉),與廣大讀者分享《抗日戰爭與民族復興——<復興文庫>讀后感》。
汪朝光先后畢業于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復旦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自1984年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先后任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際,由黨中央批準實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復興文庫》出版,習近平總書記親筆為其作序《在復興之路上堅定前行》,汪朝光就是《復興文庫》編撰者之一。
當天的講堂一開始,汪朝光就結合自己祖輩的故事,將聽眾們拉回了那段山河破碎的歲月。“當年日本侵略的時候,我的家人坐著最后一班渡輪,逃難到了如今湖南省的鳳凰縣。大家都知道鳳凰古城是旅游勝地,但是當年的人哪有心思旅游?只嘗到了一種滋味,那就是‘亡國奴’。”在他平靜的講述中,觀眾感受到了民族意識是如何在每一個普通人心中覺醒,最終形成了燎原之火,推動抗日戰爭走向勝利。同時,作為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抗日戰爭對于中國的發展、國際地位、國內國外形勢又帶來了怎樣的影響?通過汪朝光引經據典的講述,現場觀眾無不為之振奮。
參加本次講座的,大多是來自機關單位的黨員干部、入黨積極分子,也有前來汲取營養的“桐鄉青年名嘴”:“通過汪老師的分享,讓我們知道英雄的人民是怎樣在歷史進程的關鍵時期挺身而出的。我不僅是來聽課,也是來‘進貨’的,我會吸收課程傳遞的思想,為更加生動地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汲取養料。”
“伯鴻講堂·桐鄉”作為風雅桐鄉的知名品牌,2018年3月至今,已舉辦37期,年度匯編文稿發行1萬余冊,現場參與聽眾1萬余人次,直播點擊量累計達100萬余次。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