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禮堂、村社服務站、文化廣場,文藝志愿者為市民送去全家福、紅燈籠、對聯、福字等“文化年貨”;村民自己創作、自我表現的“草根”表演,通過“村晚”來到百姓家門口,接地氣的表演形式為大眾所喜聞樂見……
剛剛過去的春節,桐鄉市“文藝星火賦美”工程再次“加碼”,一批批文藝志愿者走上街頭、來到村社,將文藝表演送到百姓身邊。無處不在的“文藝星火”閃耀在桐鄉街頭巷尾,營造出滿滿的節日氛圍。
1月16日,桐鄉市文化廣場上的一陣鑼鼓聲將年味喚醒,舞龍、舞獅、舞鳳、抬閣、魚燈、拜香凳、舞方天戟、蕩湖船、船拳、漢服秀等傳統節目以“串燒”方式輪番上演,為市民獻上了一場有看頭、有玩頭的春節民俗文化大餐。
我們欣喜地看到,微信朋友圈中、短視頻平臺上,桐鄉市民爭相“打卡”文藝活動的動態。在桐鄉,一系列文藝活動的開展,正從“我要你參加”到“我要來參加” 轉變。
春節期間,桐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成了市民參觀休閑、了解家鄉傳統文化的好去處。來自我市民間戲劇社團的文藝工作者將戲劇之美帶給市民——《孟麗君》《打金枝》《梁祝》《借東風》《花園會》……生旦凈丑一一登場,營造出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2月4日,又一道精心“烹制”的“文化大餐”熱鬧呈現,桐鄉市第六屆“元宵喜樂匯”民俗游藝活動上,龍獅匯、戲劇匯、非遺年集、文旅雅集、制花燈、猜燈跡、賞燈匯、抬龍燈等精彩演出,讓市民在感受傳統節日氛圍的同時,也在喜慶祥和的氣氛中憧憬著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連臺好戲并不局限于劇場。春節期間,走進公園、街坊、社區、鄉村,水袖飛揚、唱腔婉轉的戲曲表演都會與你不期而遇。通過多點、高頻、流動的舞臺,戲曲表演下沉到每一位市民的身邊,成為桐鄉這座城市的藝術景觀。
在桐鄉,這樣的文藝“小食”、文藝“下午茶”、文藝“便利餐”還散落在許許多多你想不到卻遇得到的角落,“十五分鐘文藝圈”正悄然形成。
自2022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啟動“文藝星火賦美”工程以來,我市積極響應,不斷創新機制、創新模式,持續推動文藝資源下沉,用“文藝星火”積蓄生活詩意、涵養城市溫度、匯聚向善力量,更好地賦美城市氣質、點靚鄉村風韻。
市民在文化館拍攝全家福
熱鬧的“元宵喜樂匯”現場
(本版照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