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宏逵講座現場。宣傳部供圖
說到中國歷史,故宮是個繞不開的話題。故宮是如何建造的?它的建筑有哪些特點?古人如何把它保存延續了幾百年?我們又該如何讓它長期延續下去?
5月22日下午,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古建筑學家晉宏逵做客第31期伯鴻講堂(桐鄉),解讀故宮的歷史變遷、功能布局以及建筑形式中蘊含的深刻涵義等,帶大家深入了解故宮作為世界遺產的永恒魅力。
“帝王之居被稱作宮城,而前朝的宮城則稱之為故宮,在歷史上,只有清王朝繼承了明王朝的宮殿,且完整保留至今,也就是我們現在見到的‘故宮’?!敝湟猓馄溲裕谡介_講前,晉宏逵首先向大家講述了什么是故宮。
宮城作為一種建筑類型,在我國有著2200多年的發展歷史,但完整保存至今的只有故宮。故宮的規劃和建設模式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建造技藝更是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1987年,故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晉宏逵從故宮營建的歷史背景講起,詳細剖析了該工程營建的兩大時期:創建時期和完善時期,以及創建時期所經歷的籌備、修整、建設宮殿壇廟、收官四個階段。
要介紹故宮就不能不介紹北京城。明北京不是平地起建的新城,而是利用元朝的都城加以改造而來的。明代從1406年到1447年,完成了改造元大都為明北京的工程,其中故宮的建設就是這一宏大工程的核心。在10個甲子的漫長歲月里,明代京師及其核心皇宮建筑,后來被清代統治者順理成章地全盤接收。
屋頂、屋身、臺基是中國古建筑三大特點。圍繞這三個方面,晉宏逵向大家簡單介紹了故宮建筑中蘊藏的藝術風格及莊嚴的等級秩序。
最后,晉宏逵從紫禁城建筑布局安排,一一闡述了紫禁城的防御系統、外朝、內廷和內官服務區等功能分區,并具體講述了午門、角樓、太和殿、乾清宮、坤寧宮、寧壽宮花園和倦勤齋等代表性建筑及其特點。
“我用輝煌兩詞來形容故宮古建筑群,并不只是說它具有金碧輝煌的外表,更核心的是因為這些建筑折射出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高度,非輝煌不足以形容?!睍x宏逵說,希望通過講座,能讓大家更加了解故宮,熱愛故宮,更加自覺地保護故宮。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錢江晚報今日桐鄉”、“嘉興日報桐鄉新聞”、“桐鄉電臺”、“桐鄉電視臺”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8 市府網: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