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8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桐鄉寶藏”第四季之“鎮館之寶”文物展正式開啟。
此次文物展由桐鄉市博物館、君匋藝術院、茅盾紀念館、豐子愷紀念館、鐘旭洲錢幣藝術博物館、桐鄉市檔案館、桐鄉市圖書館7家場館聯合舉辦,集中展出了共83件革命文物,帶領觀眾了解革命文物背后的紅色故事,感受歷史氣息。
茅盾少年時代作文本《文課》、徐肖冰拍攝開國大典使用的攝影機、豐子愷《飲水思源圖》立軸、錢君匋大型紅色主題篆刻創作《長征印譜》……一頁頁泛黃的紙張,訴說著崢嶸歲月;一幅幅生動的舊影,記錄著宏偉時代。
革命文物從歷史深處走來,記錄著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承載著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接下來,讓我們通過圖片一起了解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
茅盾少年時代作文本《文課》
尺寸:長 24.5 厘米、寬 14.7 厘米
兩冊《文課》的 37 篇文章包括史論、時論、修身論、策論、散文和一組六則經義訓釋等。
茅盾少年時代作文本《文課》,是他在故鄉的烏青鎮高等小學(現烏鎮植材小學)就讀時留下來的墨寶。《文課》一直被放在藤箱內保管。1981 年,在桐鄉市文化館的舊倉庫內發現了劫后幸存且封面上蓋有“沈德鴻”印章的這兩冊作文本。
從這些流暢通達又憂國憂民的文字里,可看到少年茅盾的思想和追求;從狀景摹物的描寫中,也可看出少年茅盾作為文學天才的端倪;從老師的批語里,更可見對少年茅盾的高度贊賞和期許。
徐肖冰拍攝開國大典使用的攝影機
攝影機尺寸:長 29 厘米、寬 20 厘米、高 32.5 厘米
膠片盒尺寸:直徑 9.5 厘米
1949 年開國大典前夕,徐肖冰和侯波同時接到上天安門城樓拍攝的通知:徐肖冰負責電影拍攝,侯波負責照片拍攝。為了以防萬一,作為拍攝隊長的徐肖冰與電影廠里的其他同志,作了充分的拍攝準備,多次去天安門踩點找拍攝角度。
10 月 1 日當天,徐肖冰使用的便是這臺型號為 KC505,編號為N2529 的前蘇聯產、重 10 多公斤的攝影機,用該攝影機拍攝下了開國大典的熱烈場面。他左手扒著城樓上的護欄,右手拿著機器,專心拍攝的樣子也被侯波拍進了照片里。
1993年11月,徐肖冰將這臺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光輝歷程的攝影機捐贈給桐鄉。
金仲華的出國行李箱
尺寸:長66.5厘米、寬41厘米、高22.6厘米
金仲華既是我國著名的無黨派愛國人士、聲譽卓著的國際問題專家,也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一位杰出的人民外交家。據統計,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金仲華出國訪問多達14次。其中1964年2月至7月的歐洲之行是其外交生涯中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這個皮質行李箱就是他當年出國時使用的,是其外交生涯的見證物。他出發時只帶了這一個箱子,回國時還是只有這一個箱子,其兩袖清風、節儉樸素的作風讓人感動。
張琴秋使用過的生活物品
這是張琴秋使用過的臺燈、字典、鋼筆、放大鏡。
2016 年 5 月,為舉辦好張琴秋生平事跡展,桐鄉市檔案館會同相關單位赴天津、北京等地,從張琴秋的女兒張克寧等人處征集到張琴秋書信、干部登記表、國家領導人親筆題詞以及張琴秋使用過的生活物品等檔案資料。
1932 年鄂豫皖蘇維埃政府優待犧牲戰士家屬領銀糧券
尺寸:長 26.8 厘米,寬19.1 厘米
1931 年,鄂豫皖蘇維埃政府成立后,在根據地發行了專為蘇維埃紅色政權而壯烈犧牲戰士家屬使用的銀糧券。這是一枚錢、糧合一的票券,采用灰黃色薄紙印制,字體和紋飾為淺絳紅色。票面分兩部分,上面為主體券,抬頭印“鄂豫皖蘇維埃政府優待犧牲戰士家屬領銀糧券”,右側花紋內印“銀圓叁圓”,左邊花紋內印“稻谷叁拾”;下面為實體券,右邊三聯花紋內印“銀圓一枚”字樣,鈐印“財政局長”“鄭位三印”,左邊三聯花紋內印“稻谷拾斤”字樣,鈐印“糧食局長”“沈澤民印”。
從銀糧券印章可知,1932 年擔任鄂豫皖蘇維埃政府財政局長和糧食局長的分別是鄭位三和沈澤民,他們是鄂豫皖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
該領銀糧券是我國票證史上唯一發行的“錢糧合一”并印有政治口號的票券,是黨和紅軍革命歷史的見證。
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是不是看得不過癮呢?
即日起,市民朋友就可前往桐鄉市博物館(每周一閉館)參觀。
(桐鄉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供圖)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錢江晚報今日桐鄉”、“嘉興日報桐鄉新聞”、“桐鄉電臺”、“桐鄉電視臺”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8 市府網: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