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花魚”,不是一種魚的名字,而是指農村田畈里油菜花開花落這一段的魚類統稱。
每年到了三四月份,是油菜花盛開之時,在天氣晴朗的日子,走在田埂上,一眼望去,田野里一片金黃色,花香隨風飄揚。
花開花落總有時。盛開半個月,油菜花逐漸凋謝,滿地金黃,到了下雨天,田里的花瓣順著雨水從菜畦流向排水溝并最終歸于河流。此時正值魚兒特別是鯽魚的產卵高峰期,它們會成群結隊地從河流沿著排水溝往上游,或覓食,或產卵。村民習慣把這類魚稱為“菜花魚”。
捉“菜花魚”是非常有趣的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里將近有一半的水田面積種植油菜作物,這主要是油菜的經濟效益相較于其他作物要高一些。那時,河港里的水質比現在要好得多,所以各種魚類也多。捉魚的工具主要有網兜、鰍籮、退籠等,每遇下雨天,水溝里氽滿油菜花瓣,那是我們幾個小伙伴喜溢眉梢的日子。大家光著腳,頭戴箬帽,身穿雨衣,手拿著網兜,腰間拴著鰍籮,穿插在附近大大小小的排水溝里。網兜是先把尼龍繩編織成網,然后把網箍在一個圓形的毛竹片上做成的,有大有小,適合在水溝里捉魚的網兜一般以直徑七八十厘米的為好,便于用手操作。我們常常在水溝里兩手拿著網兜倒退往上游方向抄,由于魚兒在產卵期比較笨拙,游的速度相對較慢,因此捉起來比較容易。
我們把捉到的魚放在鰍籮里,鰍籮是呈“凸”字形的竹篾編織物。網兜、鰍籮這種工具,農村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說到退籠這種捕魚工具,有此物的人家不多,我家倒有一個。它是用竹篾條編制而成,一般用篾青做的比較結實,形呈錐狀,外觀如長喇叭,頭大尾小,兩頭內部均有竹篾倒鉤,里面有漏勺形內膽。退籠籠身編織得非常細密,這是為了防止魚入退籠后因篾條稀松被擠開而逃走。我好幾次看見父親用退籠在老屋背后的水溝里捉魚,只見他把退籠放在排水溝靠近河流的地方,用幾根小竹插在很深的河泥中,把退籠固定下來,水溝的空檔處用小竹爿攔截,當魚從河里順著水溝往上游時,不知不覺游入退籠,再想逃出來為時已晚。約過一二個時辰把退籠提起來觀察一下,如有魚把它倒出來,然后再放下去。有時在晚上放好,次日早晨去倒一下,大大小小的魚一定不少。
往事如煙,每當到了油菜花開、春意盎然的季節,想到那時捉“菜花魚”的心情,心里總是美滋滋的。
○陸炳祥 供職于濮院鎮人民政府,業余時間愛好讀書與寫作,系2020年度桐鄉市“百姓學習之星”,現為市作協會員。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錢江晚報今日桐鄉”、“嘉興日報桐鄉新聞”、“桐鄉電臺”、“桐鄉電視臺”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8 市府網:55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