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酸采樣現場群眾有序排隊等候。
均為陰性!最新公布的核酸檢測結果,讓人心安。
直面病毒至今,濮院已與疫情鏖戰了10天。
這是喧鬧的國際毛衫名鎮,最安靜的日子;是開放的全國集散中心,最停頓的時刻;卻也正是競速的戰疫中心,最鉚勁的日夜。
4月2日,我市于濮院發現陽性病例。全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Ⅱ級應急響應后,濮院封控、管控和防范“三區”劃定,鎮域道路實行臨時交通管制,全鎮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首次和病毒“短兵相接”,對于身處“主戰場”的濮院而言,注定是一場艱難的戰“疫”:
確診病例故意隱瞞行程,活動場所多且情況復雜,“三區”涉及濮院全域范圍,有多達20萬新老濮院人。
與疫情賽跑,拼的是速度。濮院第一時間啟動“平戰”體系轉換。
筑防線

“三區”劃定,筑起隔離欄。中心記者 沈澤瓴/攝
快一點,再快一點!
全域靜態管理、全員核酸篩查、全面流調排查……大量工作需要爭分奪秒、不折不扣去完成。
1個多小時,封控區相關人員迅速轉運完畢。
260余名鎮、村(社區)干部、醫務人員等,迅速集結、全員下沉,與上級支援力量一起,第一時間進入封控區,壓實“封閉隔離、足不出戶、服務上門”管控措施。
多線作戰,并向而行。“三區”之內,僅耗時不到1小時,141個核酸采樣點全面投用。
24小時內,全鎮19個涉疫點位全面封控。同一時間,“三區”范圍支起50個卡點,扎緊防疫“小門”。
以防控的確定性,應對疫情的不確定性。這是濮院競速的動力所在。
快速的“動”,就這樣筑起一道又一道防線,換來了全鎮的“靜”。
戰前線

核酸采樣現場。中心記者 沈澤瓴/攝
守護家園,20萬濮院人,個個都是戰疫“主力軍”。
逆行駐守封控區的村干部俞芳,主動擔當 “幫購團”話務員,為1600多名居家村民提供24小時熱線服務;濮院鎮人大副主席沈繼東和鎮黨委委員魏衍方,化身封控區“大管家”,為足不出戶的村民提供貼心服務;永安社區的“啞嗓子”書記徐炳春,身兼巡邏員、話務員、守門員等七重身份,以身作則壘實基層防護墻,還鼓勵女兒成為志愿者,為抗疫出力;錦苑社區“不掉線”的曉莉書記,雙機雙待,為社區防疫連軸轉守好陣地,帶動一批又一批居民志愿者參與進來,抗疫隊伍不斷壯大……
所有人都希望這場戰疫快些結束,所有人都希望這座小鎮重現車水馬龍。
為了這個目標而日夜奔忙的,不只是鎮、村(社區)干部,全鎮的網格長、網格員也在行動,開展排查、及時摸清情況底數,為“三區”內居民提供服務保障。
將這一熱切期盼化作行動的,是廣大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濮院人——
永樂村千余村民,自發組建志愿服務隊,輪班守好村里的每一道“小門”;新濮村村民許建峰,將自家裝飾一新的房間,借給“大白”們洗澡休息;“吾拉濮院人”幫幫團成員,穿上“紅馬甲”,連續在核酸采樣點上服務居民;陽光花城小區業主群里,每天都有熱心腸鄰居幫忙買菜,并幫助解決獨自在家的孩子一日三餐;熱心司機私車“公”用,當起物資轉運員;某舞蹈學校的校長,甘當配送員、搬運工和水電工……
目前,全鎮共有公安、消防、醫務、基層干部、志愿者等5000余人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下沉112個網格、859個微網格。
他們,因為口罩和防護服,成了一群“面目模糊”的人。
他們,同樣又是一群辨識度最高的人。
每一個,都是沖在最前線的“吾拉濮院人”。
暖“疫”線

送往“疫”線的愛心物資。
驅散春天里的“疫”霾,靠行動,也需走心。
疫情之下,基本生活物資如何保障?啟用供應點。
封控區居民如何求醫問藥?開設服務熱線。
企業倉庫貨物積壓,如何順利出貨?協辦通行證件……
濮院疫情發生后,種種的“千方百計”,凸顯的是“隔離不隔愛”的抗疫初衷。
4月2日以來,濮院累計完成1.5萬份方便食品、2.5萬多份蔬菜包、3萬多份米油配送任務,發放各類防疫物資40萬份,保障 “三區”物資供應。
同時,建立社會服務組專班,配備16名工作人員,開設24小時熱線,專為群眾答疑解惑,協調急需生活用品、藥品等采購需求。
還有湖北商會、溫州商會、樂清商會等商協會,以及喜歌實業等多家企業,紛紛捐款捐物,助力抗疫,同樣也在為這個不尋常的春天添一份暖意。
赴火線

志愿者查看通行人員“桐行通”二維碼。
這份靜謐,對于熱鬧慣了的市場強鎮來說,實屬不易。
節奏轉換,得益于全市黨員干部的硬核擔當。
一個個深夜和凌晨,來自各部門、鎮(街道)的“紅馬甲”聞令而動,火速奔向濮院支援。
于是,我們看到:
“釘”在封控區里的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隊員,不到清晨6點,就開始做核酸檢測準備工作,直至忙到中午,便緊接著幫助運送物資、盒飯,清運生活垃圾;
值守“三區”卡點,市公安局交警大隊竭“警”所能,24小時在崗。每每轉運核酸樣本,都有“交警藍”護送的身影;
奔“濮”一線,嘉興市生態環境局桐鄉分局出動211人次,在各核酸采樣點協助采樣人員掃碼登記、維持現場秩序;
有召必到,雄鷹、桐安、石灣、藍天4支社會應急救援隊星夜奔赴,執行著應急物資運輸、居民生活保障、區域封控等任務;
還有來自烏鎮的抗疫突擊隊,兵分兩路當好核心區域的后勤“保障員”和抗疫“守門員”;
來自石門鎮的抗疫隊員深入封控區,發揮連續作戰精神,協助完成人員轉運……
抗擊疫情,不是一群人的事,也不是一個鎮的事。
不論是嘉興市、桐鄉一體化扁平指揮體系的快速激活,還是近萬人次黨員的火線支援,均在詮釋——
濮院,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守紅線
硬仗面前,我們看到了全市上下的積極應對、醫務人員的沖鋒在前、社會各界的愛心奉獻。
但也看到了個別人員存在違規開工、擾亂秩序,甚至故意隱瞞行蹤等行為,不僅觸碰了疫情防控的“紅線”,還給防疫工作帶來極大風險隱患。
4月2日,市公安局發布警情通報,在我市疫情防控期間,侯某某和張某因違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關規定,故意隱瞞行程,造成疫情傳播嚴重危險,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市公安局已立案偵查,將依法對二人追究法律責任。
4月5日,張某某趁工作人員不注意溜出濮院一卡點,后被以拒不執行緊急狀態下的決定、命令的規定,被處以罰款的行政處罰。
4月9日,住在大其里新村的曲某某,違反拒不執行緊急狀態下的決定、命令的規定,被處以警告的行政處罰。
就在昨天,位于濮院聯越路上的一家服飾企業廠區內,3家個體工商戶未經審批擅自復工,被當即責令停業。
濮院疫情發生以來,警方已行政處罰涉疫違法人員20起,刑事立案1起。
防疫之弦一刻不容松懈,“紅線”更是碰不得。
嚴格遵守疫情防控相關規定,既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
抓主線

濮院物流園區重啟。
今天,是2022年的第102天,硬仗還在繼續。
伴著和煦的春風,小鎮上,該靜的繼續靜下去,該動的則在有序動起來。
桐鄉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Ⅱ級應急響應調整為Ⅲ級應急響應的消息也讓桐鄉人多了份好心情。
交織著消毒水的氣味,濮院集貿市場“復蘇”了。重啟20多個小時,線上線下雙軌運行的濮院物流園區,已發貨超200噸。部分企業倉庫中的夏裝新款,也在通行證的助力下,通關出貨。
濮院轄區內的幼兒園、小學和初中,也將有序復課。
這些,都是振奮人心的積極信號。
抓住防疫和發展的主線,所有的付出都會被記得,所有的付出都不會被辜負。
浮云過后艷陽天。濮院,終將重新切換至時尚小鎮的繁華模樣。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受訪單位提供)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