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李娟妹從石門鎮中心幼兒園副園長跨界,成了石門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老年學校)負責人。從最懂孩子的“孩子王”到服務成年人、老年人工作,借調前,連同事都勸她“不要調,成人學校工作單調,一個人辦公,比較孤單。”彼時,李娟妹看到的卻是廣袤的天地。
有了李娟妹,石門的老年人,多了個好聽的稱呼“三娘娘”。石門“三娘娘”,其實就是這些退休在家、又閑不住的老年人。她們個個都做起了學生,學畫畫、學三跳、學攝影等,一樣比一樣厲害。她們還把余熱參與到了全鎮的中心工作中,如今,石門“三娘娘”也是名氣響當當了。
“當時除了成人學校,社區教育也在這里。我在石門幼兒園時就做子愷文化的課題,做了好多年,已經有成果了。”回憶過去,當時的李娟妹,一直琢磨著怎么把本地特色文化——子愷漫畫,以一種接地氣的方式推廣開來。
2018年開始,李娟妹結合石門的特色,整合當時的資源,開了個專屬文化專管員的培訓班,找了老師從理論到實踐繪畫,將豐子愷漫畫融入到文化專管員群體中,通過他們帶動各村(社區)一支支漫畫隊伍。
“平時石門文體中心這里很鬧猛,很多退休阿姨看到我們開了漫畫班,她們也希望來學,且人氣很高。”2020年開始,輻射老年人群的子愷漫畫課堂應運而生。“當時我有顧慮,阿姨們在油鹽醬醋中打滾,從沒提過筆、畫過畫,要畫下來估計很難。”
但接觸了孩子10多年,李娟妹早把退休阿姨們當成了“老小孩”,在她看來,慢點沒關系,一點點學一點點教,總能出成果。“當時我們還給每個阿姨布置‘回家作業’,她們舍不得花錢買畫紙,就用舊掛歷、舊報紙臨摹,畫好了發我看,我這里通過了,她們再發給老師看,慢慢修改、提升,她們的那份認真勁深深感染了我。”
差不多用了3年的時間,這群阿姨們在畫漫畫的過程中找尋到了獲得感、幸福感,畫作也越發出色。一群阿姨們在宣紙上勾勒出幾筆,一個捧著書本的孩童便有了神態,眉眼間帶著豐子愷漫畫特有的氣質。她們也逐漸從課堂“飛”到了石門的不同地方,向大家展現自己的漫畫作品。
也是這一年,李娟妹看到豐子愷先生的一篇散文《三娘娘》,被文中那個打棉線的婦人勤勞、能干、堅忍的品質所感動,靈光一現,讓她聯想到了自己身邊的這群癡迷漫畫的阿姨們。
“他們就是老小孩,需要哄著、鼓勵著,但她們學習漫畫時,一遍又一遍地畫、改,生活中又是操持家務、勤勞能干。”由此,石門的“三娘娘”有了具象化。隊伍也在逐漸壯大,從50多歲到70多歲,人員也從最初的20多人到現在的近百人。
有了李娟妹的賦能,阿姨們擰成了一股繩,她們發揮“三娘娘”特色,參與創作了鄉村振興、移風易俗、防詐反詐等漫畫,用通俗易懂的藝術形式傳遞社會正能量。
現在的“三娘娘”不僅自己能畫漫畫,她們還能當老師、做志愿者,發揮各自的技能,化身“暖心三娘娘”“解憂三娘娘”“創業三娘娘”“攝影三娘娘”“三跳三娘娘”等角色,深入社區、鄉村,參與矛盾調解、志愿服務、文化傳承等活動,以“老有所為”的姿態書寫“銀齡”擔當,成為基層治理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幾年,石門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老年學校),可以說百花齊放。在李娟妹的帶領下,學校不僅開設成人高中班、大專本科班,更以老年教育為核心,每年常規開設15個特色班級,緊密融合地方文化資源,打造“子愷漫畫”“藍印花布”“三跳曲藝”等精品課程,為轄區老年人搭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精神家園。
8年時間,她申報了7個項目,部分項目獲評了國家級終身學習品牌項目、浙江省成人教育優秀品牌、嘉興市十大終身學習品牌、社區教育優秀工作品牌等榮譽。李娟妹還收獲了嘉興市社區教育先進個人、浙江省社區教育優秀志愿者、桐鄉市優秀教師、桐鄉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稱號,入選浙江省老年教育領雁教師師資庫。
正因為有了像李娟妹這樣的熱心人,石門鎮的文化品牌越擦越亮了,也讓大家記住了這群可愛又有活力的“三娘娘”。
相關新聞:
1.本網(桐鄉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桐鄉新聞網”、“今日桐鄉”、“桐鄉發布”、“桐鄉時間”、“FM97.1”“桐鄉市廣播電視臺”等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桐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稿件來源:桐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573-89399340 市府網:559340